我区5单位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广州市日前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名单,我区广播电视大学等5个单位入选。
为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载体建设,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渠道,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开展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申报工作。经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我区广播电视大学、派潭中学、职业技术学校、派潭镇佳松岭村舞貔貅文化协会、区广东汉乐协会等5个单位入选,成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非遗项目的特点和现状,实施分类保护,重点扶持增城榄雕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并以舞貔貅、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增城)、粤剧、醒狮等项目为重点,通过设立“非遗传习保护单位”,把在剧场、文化广场、旅游景区、乡村舞台等固定演出场所常年开展驻场演出的表演团体纳入扶持范围,推动重点曲艺类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同时,我区加强非遗传承、传播载体建设,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 鼓励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高等学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申报设立非遗传承基地,通过教学、传习、培训、研究、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目前我区各级非遗传承培训基地共17个,其中市级基地5个,区级基地14个(其中两个既是市级基地,又是区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