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滩镇三江社区: 以“绣花功夫” 促进社区容貌大提升
废弃空地变成“口袋公园”,老旧墙体粉刷后旧貌换新颜,街巷道路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这两年来,石滩镇三江社区以培育容貌品质示范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社区环境各项培育提升工作,使得社区环境容貌实现大改观。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补齐社区短板
中山中路、荔三路是三江社区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借着培育容貌品质社区的契机,三江社区对中山中路、荔三路周边的100多栋建筑外立面进行优化提升,并对中山中路路面、人行道、绿化及路灯进行升级改造。改造过后,中山中路、荔三路周边的墙体统一穿上了灰白格调的“外衣”,道路功能显著提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中山中路新增了路灯25盏,周边纵一路、纵二路、富华路、教育路新增附墙LED灯95盏,社区亮灯率超过98%。
另外,三江社区还开展了违规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整治行动,对辖区户外广告和招牌统一规划,规范进行设置,确保社区内无擅自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现象,保证户外广告和招牌安全、完好、整洁、美观。“我们将把中山中路打造成为一条集‘青年创业文化、会展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充分展示丰富、浓郁的增城地域特色文化,为居民提供富有文化魅力的现代生活。”三江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姚子良表示。
盘活公共配套设施 满足居民需求
市场脏乱差是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的顽疾。三江市场建于1995年,总占地面积约8750平方米。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在不影响商户正常经营的前提下,三江市场自去年12月起,分两期推进升级改造项目,改造面积3850平方米,于今年6月中旬全面完成。改造过后,三江市场正式更名为三江新街市,以干湿分区、生熟分类布置摊位,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交易环境。
同时,在培育提升容貌品质社区工作中,三江社区尤其关注社区老人的需要,根据“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宗旨,由石滩镇民政办前期投入资金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50平方米的颐养院,设有长者饭堂、日托室、棋牌室、多功能室等,为长者提供服务及便利的文化娱乐场所。
另外,依据“文化惠民”宗旨,三江社区还新建成了约190平方米的智慧图书馆,配书6000多册,配备自助借还书机、读报机、电子书借阅机、呼叫系统、监控系统等设备,能为读者提供全自助化服务,包括办理读者证、借书、还书、阅览等,读者只需刷身份证就可进入,十分便利。
优化社区生活环境 提升幸福指数
三江文体广场是三江社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自容貌品质示范社区培育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在三江文体广场上新建了足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增设儿童游玩设施、象棋桌、遮阳休闲长椅、石凳台、象棋桌、文化雕塑等设施,进一步完善文体广场功能,提高文体广场的容貌品质。
老旧社区墙体破旧、发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三江社区依据《广州市城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办法》,定期开展建筑物外立面和公共设施清洗行动,并对乱涂写乱张贴等行为进行整改,对破旧闲置的建筑外立面脏污老旧墙体进行翻新和彩绘,重新焕发新的魅力。
同时,为了让居民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园”,三江社区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边角地、拆违复绿地等小微空间,见缝插绿,建设类型多样小广场、街角绿化及口袋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态休憩空间,提升宜居品质,让居民充满绿色幸福感。
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彰显民生“温度”
在培育提升容貌品质社区工作中,三江社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充分尊重民意,着力搭建社区居民群众议事平台。
今年6月,三江社区组织开展扫码电子版民意问卷调查,主要搜集有关培育提升容貌社区的民情民意,听取群众对培育提升成效的意见和建议。调查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宣传、发动充分,通过走街串巷、“敲门”行动,对辖区335户居民进行创建容貌社区满意度的调查,发动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创建容貌示范社区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