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审计局关于开展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几点做法
近年来,增城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的统一部署,持续开展了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2017年至2019年期间,区审计局开展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运行风险防控、金融风险监管,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简政放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医疗系统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充分发挥了政策落实“督查员”和经济运行“安全员”的审计监督作用,有效推动了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增城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在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过程中,区审计局紧紧围绕政策贯彻执行这条主线,重点关注政策运行、资金保障和执行成效等关键环节,创新审计方法,深入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一、多种模式开展政策跟踪审计
目前,我区开展的政策跟踪审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开展专项审计,即根据市审计局的安排以及我区的实际情况,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等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审计;二是开展结合型审计,即根据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的范围和内容,与财政收支、经济责任、资源环保、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相结合,将涉及政策措施落实审计的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在扩大审计覆盖面上,丰富审计成果,如对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二、把握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跟踪审计
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重点关注资金投入和项目开展情况,循着资金流向对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加大跟踪审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当中,按照“摸清情况、重点核查、揭示风险、提出建议”的总体思路,了解本区各镇街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重点关注美丽乡村专项资金分配的合理性、资金拨付的规范性和及时性,核实项目建设的真实性、效益性,看好百姓“钱袋子”。通过强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管,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各项资金高效运作和资金管理使用安全。
三、加强审计整改,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在审计过程中,区审计局强化整改督促、深化审计结果运用,保障国家和省各项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一是创新整改方式,强化整改跟踪职能。将审计整改工作前移,采取“边审边改”的方式,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容易改进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督促其立即整改,确保审计整改及时高效;对于难以立即整改的问题,根据整改内容,明确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责任科室,确定整改期限,同时审计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定期跟踪,确保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提高审计意见或建议的可行性、针对性。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联系,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个性化”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机制规范、制度完善,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