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荔城贡献!荔城街召开第二届选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3月31日,荔城街召开第二届选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票选出2022年荔城街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会议指出,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荔城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街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去年,荔城街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势头,经济发展符合预期。规上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5.9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营业总额7.06亿元,实现税收(全口径)累计收入17.53亿元。
会议强调,2022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接下来,荔城街将继续做好政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动整改工作,落实“三个转变”、取得“七个成果”,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荔城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荔城街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筑牢疫情防控,构筑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精益求精落实完善各项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贯彻落实“6个固定、11个清单”要求,强化备战培训演练,持续完善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防控督导,强化隐患排查整改,进一步筑牢社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坚决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二、优化营商环境,创造荔城高质量发展良好政策基础。坚持鼓励创新、坚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的项目筹建,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以“妈妈式”服务主动作为,落实助企纾困、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企业增资扩产;积极发展增江“一江两岸”夜间经济、文创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总部经济,打造增城广场—城市中轴线等优质商圈,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 三、传承历史文化,推进老城区四个“出新出彩”出成效。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荔乡物业小区等3个微改造项目金星村等8个旧村改造项目,坚决防止急功近利、大拆大建,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金竹大道、馨荔路、丹荔街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荔城街碧道工程建设,配合上级部门实施中心城区智慧停车二期项目,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品质。 四、更新发展理念,坚决在保护城市的前提下发展城市。积极探索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工作,加大拆违建绿、碳汇造林工作,重点保护好、利用好承载着群众家园情结的凤凰山公园,加强夏街古驿道特色村落保护利用;全力推进打造荔景大道、府佑路为高标准示范区域和环卫保洁精细化重点道路,推广垃圾分类“数治”管家小程序,打造垃圾分类小区特色点位。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美丽乡村提质建设辐射全街。推进数字农业“新基建”,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稳定“菜篮子”产品供给,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通关(增城)便利区二期项目建设,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摸查、养护维修;发展美丽经济,推进建设32公里新乡村示范带;积极推动打造荔枝种植场品牌化、高端化、电商化。 六、深化监督整治,着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滨江小学建设项目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校园及周边升级改造,加强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切实提升校园及学校周边安全,保护好未成年人权益;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继续打造一批体育文化口袋公园,深化“一元钱”看病制度,稳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一老一小”关爱照护,确保各项普惠保障服务扎实开展。 七、深化政府工作,创造人民安居乐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牢安全发展意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法治社会建设,持续改进政府作风,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强化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方位提升行政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