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荔城街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
荔街[2018]62号
关于印发《荔城街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
街属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各村(社区):
为更好地防控我街登革热疫情,现将《荔城街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8年5月15日
荔城街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登革热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增城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增城区登革热疫情形势日趋严峻,根据《增城区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街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科学防控我街登革热疫情,确保疫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处置,把疫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依据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印发的《登革热防治方案》、《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爱卫会印发的《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和《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方案》;增城区政府印发的《增城区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三)工作原则
按照街道办组织领导,各村(社区)、部门各负其责,全面总动员、清除孳生地,有效监控、控制扩散,追踪索源、管理传染的原则,加强协调,职责到位,及时发现登革热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本地登革热疫情扩散,减少危害。
二、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成立荔城街登革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江阳生同志任组长,街道办党工委委员刘国雄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街计生办、环卫所、应急办、规划建设办、教学指导中心、派出所、财政所、文化站、国土所、水利所、党政办、市场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村(社区)书记组成。
(二)部门职责分工
1、计生办:负责组织、宣传和发动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预防登革热宣传;组织协调村(社区)、专业消杀队伍开展疫点、疫区的灭蚊工作和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伊蚊孳生地;指导灭蚊工作,检查灭蚊、清除孳生地等措施落实情况;负责制定和完善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2、环卫所:负责保持全街环境卫生整洁,加强对公厕、食肆和市场周边等卫生黑点的垃圾和积水清扫工作,减少蚊虫孳生,降低蚊媒密度。
3、应急办:协助做好全街辖区内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4、规划建设办:加强对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对违反防蚊灭蚊有关规定的建筑工地,依法责令整改。
5、教学指导中心:负责落实各学校日常防蚊灭蚊工作,大搞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孳生地,对学生开展登革热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课,并发动学生回家清除积水。
6、派出所: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病人收治工作,依法查处网络媒体不实信息。
7、财政所:负责落实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所需工作经费。
8、文化站:负责落实我街旅游景点的灭蚊行动,清除景点内的蚊虫孳生地,在景点内开展预防登革热宣传。
9、国土所:督促全街辖区内物业管理公司做好物业小区的防蚊灭蚊工作,协助村(社区)做好居民空置户的蚊虫孳生地清理。
10、水利所:做好排水管道防蚊的各项工作;加强公共排水管道清疏工作,保障排水通畅,防止蚊虫孳生。
11、党政办: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负责舆情监测,及时应对舆情。
12、市场公司:负责落实我街农贸市场的灭蚊行动,清除市场内蚊虫孳生地,在市场内开展预防登革热宣传。
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工作,在发生疫情时,立即通知街领导小组,加强信息报送;协助做好病人收治工作,落实登革热病例医疗救治工作。
14.各村(社区):负责开展辖区内爱国卫生运动和登革热宣传活动,组织发动和督促辖区范围内群众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定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消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地,确保达到蚊媒控制指标。
三、登革热疫情分级
(一)一般级别(IV级):本区年度首例本地感染病例;或发生暴发疫情;或一周内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但未达到较大级别的。
(二)较大级别(Ⅲ级):本区暴发疫情有扩大趋势;或一周内登革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但未达到重大级别的;广州市卫生局认定为较大级别的。
(三)重大级别(II级):本区一周内在登革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的。
(四)特别重大级别(I级):卫生部或省卫生厅认定为特别重大级别的。
四、疫情控制的分级响应措施
(一)发生一般级别(IV级)疫情时,启动以下IV级应急响应措施:(1)立即组织各部门以及村(社区),发动群众,按照《登革热流行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方法》和《广州市蚊虫防治工作指引》的要求,共同做好疫点和疫区的紧急灭蚊工作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在7天内把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2)疫点所在的村(社区)除在面上广泛发动群众清理室内外孳生地外,还必须组织不少于20人的孳生地清理队伍,做好蚊虫孳生地的清理和检查,上门协助清理,反复进行检查,一户一户落实;(3)疫点周边公园、工地也必须组织相应的清理队伍,对蚊虫孳生地进行地毯式清理和灭蚊;(4)加强对疫点、疫区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5)及时向街道办和上级卫计部门报告疫情处置情况。
(二)发生较大级别(Ⅲ级)疫情时,启动以下Ⅲ级应急响应措施:(1)组织加强对公共外环境灭成蚊处理,灭蚊范围覆盖一级高蚊媒密度区域,灭蚊频次为接报第一周内全覆盖一次;(2)组织开展一次辖区针对重点区域的清除外环境孳生地行动;(3)组织对辖区学校、公园、小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防蚊灭蚊督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蚊媒密度区域灭蚊和孳生地清理效果进行评估,如蚊媒控制未如期达标则上报领导小组督促其反复落实上述防蚊灭蚊措施;(4)组织村(社区)通过村宣传栏、农村小广播开展防蚊灭蚊知识宣传,提高社区民的防病意识,发动群众清除室内外孳生地。
(三)发生重大级别(Ⅱ级)疫情时,启动以下Ⅱ级应急响应措施:(1)组织辖区消杀队伍对一到二级高蚊媒密度区域(以学校、机关和事业机构等机团单位为重点)开展灭蚊杀成蚊工作,频次为接报三天内开展灭杀成蚊一次;(2)组织召开辖区内有关村(社区)、机团单位、小区等重点单位灭蚊工作会议,迅速组织开展一次辖区内全面的清除外环境孳生地行动,督查上述各单位除四害服务承包商加强孳生地清理工作;(3)村(社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栏处张贴蚊媒密度风险告知书,指导社区民每周实施家社区环境灭蚊和清积水工作;(4)督促村(社区)落实蚊媒控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组织蚊媒控制效果评估,为村(社区)提供技术指导和工作意见,及时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四)发生特别重大级别(Ⅰ级)疫情时,由我街计生办及时通报上级卫计部门,在加强Ⅱ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同时,启动以下Ⅰ级应急响应措施:(1)立即组织实施紧急蚊媒控制措施,控制区域重点覆盖一到三级高蚊媒密度区域范围,灭蚊频次为接报一周内全区域覆盖两次;(2)启动疫情和疫点蚊媒监测情况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讲相关情况通报爱卫办、街有关部门,加强部门协调和联动;(3)组织(三天内)完成对辖区住户的登记造册、入户调查和宣传,告知社区民可能的登革热传播风险,动员社区民对家社区环境(楼顶天台)进行翻盆倒罐,清理蚊媒孳生地;(4)统筹医疗资源,组织做好病人会诊、转诊等医疗救治工作,加强重症病人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病例;(5)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分析评估,加强防控措施,必要时向街道办提出意见或建议,提请街道办启动荔城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疫情处置工作,组织全街各有关部门加强疫情处理和防控,加强全街性灭蚊和清除蚊孳生地。
五、应急响应的结束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25天)内无新发病例,以及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可结束本次疫情处理工作。
六、保障措施
各部门、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人。计生办要督促各消杀公司加强蚊媒防治药械等疫情处置物资的储备,确保我街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