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派潭镇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13日在派潭镇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邓海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派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生态发展特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有序推进美丽幸福派潭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镇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48亿元,同比增长6.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5亿元,同比增长14.84%;完成两税收入6086万元,同比下降27.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同比增长13.6%。
(一)经济效益持续向好。以白水寨风景区为主载体,狠抓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白水寨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加快推进。锦绣香江温泉酒店二期、三英温泉酒店项目接近完工,预计今年内可投入运营;嘉华温泉酒店、大丰门旅游度假酒店、白水寨养生谷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高滩村原金福酒店51.489亩地块储备出让,新报待批用地约380亩,为新一轮发展拓展空间。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开展12350亩农田、1555亩鱼塘标准化改造,全年实现流转连片300亩以上的土地3514.54亩。拖罗石斛基地、大田围蔬菜基地等一批都市农业项目运营良好。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樟洞坑村荔枝龙眼成功打入广州吉之岛等连锁超市,茗香牌菜心、凤凰仙草牌凉粉草通过国家2013年度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二)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建成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中心、梅都自来水厂供水设备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全面完成“散小乱”养猪场规范整治任务,共拆除522家、面积28.42万平方米;完成2.67万立方米桉树退出、3143亩桉树改造任务。加强城乡卫生保洁,制定实施规范禽畜养殖管理办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实现全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大力查处整改“两违”案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34条行政村规划编制,高滩村美丽乡村试点的田心塘、柴厂社连片泥砖房改造项目130栋农民新居加快建设;建立镇级美丽乡村项目竞争性扶持机制,共扶持24个村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群众灯光球场等14个帮扶项目,全面推进34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三)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大力创建“平安派潭”。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深入开展“三打两建”、安全生产、交通环境、禁毒防邪等综合整治活动,安装204支视频监控摄像枪,成功创建4个平安村(居)示范点。全年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刑事案件,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社会安全感不断提高。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新增52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新农合参合率99.98%;完成1228户泥砖房和危房改造。完成派潭中学教学楼、派潭二中学生宿舍楼建设,教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免费为2602人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进“便民服务直通车”工程,全镇建立32个公共服务站点,实现了行政村公共服务站网络全覆盖。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武装、双拥、科技、统计、保密、档案、市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四)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反对“四风”,整治“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干部作风不断改进。坚持勤俭节约,进一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加强反腐倡廉,依法查处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促进党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廉洁干事。加强农村廉政风险防范,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完成村社账财双代管,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运行,村社公章实现“双人双锁”管理。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推进法治派潭建设。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一年来,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踏实苦干的结果,离不开各级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以及关心和支持派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全镇经济总量低,税源不多,经济实力不强,还没有摆脱贫困状况。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有旅游项目类型单一、吸引力不强,农业产业缺乏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干部队伍作风需进一步改进,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市深入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关键一年,也是派潭镇抢抓增城撤市改区机遇,奋力赶超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战略,围绕提质增效,加强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改善、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各项工作,增创生态发展新优势,打造珠三角生态休闲度假后花园,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镇发展水平,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两税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抢抓增城撤市设区的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立足北部生态区的定位,以建设省会城市生态型卫星镇为目标,按照“产城融合、统筹城乡”的理念,在学习吸收全国生态旅游先进地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接增城广州城市副中心规划,结合派潭发展实际,科学调整升级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优化城镇、景区、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安排产业项目、城乡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规划一百年不落后,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珠三角生态休闲度假后花园。
(二)突出转型升级,着力做强做大生态旅游产业
大力完善发展平台。加快白水寨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高白水寨景区内部管理和维护水平,进一步提升白水寨旅游品牌美誉度。深化白水寨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完善景区路网、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照明亮化等配套设施,重点推进高滩片区温泉酒店群电缆走廊工程、旅游标识系统等项目建设,提高景区旅游综合承载力,以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
抓紧产业项目建设。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暖企”行动,推动锦绣香江二期、三英温泉酒店等星级酒店尽快建成投入运营,嘉华温泉酒店加快建设,大丰门旅游度假酒店、白水寨养生谷项目早日动工,培育新的生产力增长点。同时,加快推动380亩已报待批用地储备出让,加大370多亩土地征收储备力度,盘活土地资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白水寨综合服务区、牛岵嶂景区等项目选商引资开发,切实解决当前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和配套服务不足问题。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扶持已落户现代农业项目发展壮大,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参与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优质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标准化生产流程的引导,塑造派潭农产品绿色无公害品牌。
(三)突出扩容提质,着力建设美丽宜居城乡
坚持“生态优先、建管结合、无缝连接”的理念,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按照市备用饮用水源管理的要求,加强辖区山塘、水库的水质保护。建立派潭河污染源日常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违法排污的企业。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推进桉树林退出和改造工作。完善绿道网建设,抓好绿道管理和维护。
完善镇区服务功能。积极配合新派高速公路和新派轻轨的规划建设,推动旧派从路刘家至玉枕段升级改造,大幅提升对外交通路网水平,使派潭融入广州城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梅都水厂、白水寨水厂提质改造,启动梅都水厂扩容改造工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建设好派潭污水厂、群众灯光球场等项目,力促派潭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加快盘活住宅项目,规划派潭老街开发和“三旧”改造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宽镇区空间。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提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维护卫生。加强城乡卫生监管,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运网络设施,积极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示范村,不断提高城乡保洁水平。进一步落实禽畜养殖长效管理办法,巩固“散小乱”养猪场规范整治成效。大力整治城乡“六乱”,严控违法建设,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推进农村“五场”建设,抓好农村泥砖房和危房改造,加快推进高滩、上九陂美丽乡村试点和邓村旧村改造,启动新一批农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更大力度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利用优美环境和特色农业,引导农家乐旅游项目规范健康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
(四)突出民生保障,着力构建和谐幸福社会
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实领导包案制,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平安派潭”创建,持续开展“三打两建”、食品药品安全、出租屋管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专项行动,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大力开展“平安细胞”和平安社区创建,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完善治安视频网络建设,提高社会面安全防控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加快建设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平台,开展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不断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开展扶困助学活动,保障贫困学生义务教育权利。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落实扶贫“双到”措施,加快对口帮扶项目建设,促进贫困户脱贫、帮扶村综合实力增强。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一院一园四中心”建设,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扎实建设14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继续支持派潭中心幼儿园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完善派潭卫生院和农村卫生站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开展村社金融服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示范街,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抓好科技、武装、双拥、侨务外事、民族宗教、计生服务、档案、气象、统计、保密、妇女儿童、残疾人、殡葬管理等工作。
(五)突出作风转变,着力打造法治服务型政府
加强依法行政。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政府运作规章,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全镇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实施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加大“六五”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社会环境。
坚决抵制“四风”。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解决党员干部“四风”和“庸懒散奢”问题,建立改进作风的常态化机制,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要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树立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促进勤政廉政。完善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工作督查问责,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执行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廉政教育,推进惩防结合的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督促党员干部遵守廉政准则和廉洁纪律。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强政务、村务公开,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严格落实农村 “五个一”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大违法乱纪案件打击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依法依规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农村、社区选好配强干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务实进取,为建设美丽幸福派潭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居改造。
2.农村“五场”:禽畜集中圈养场、机动车停放场、垃圾收集清运场、建筑材料堆放场、农副产品摆卖场。
3.“六乱”:乱堆放、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张贴。
4.“三打两建”: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
5.“一院一园四中心”:一个卫生院、一个体育休闲公园、一个健康计生服务中心、一个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
6.“双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7.“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8.“三公”: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9.“五个一”:即开展一次彻底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建立一个公道正派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一个公开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农村建设工程交易平台、建立一个高效的农村财政结算中心、建立一揽子有效的农村风险防范制度。
10.农村“三资”:农村集体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