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多措施并举强“农芯”,打好种业发展翻身仗

2021-09-27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分享

  种业被视作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没有良种就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对种子生产和粮食安全予以高度关注,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增城区作为广州市农业大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产区,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08.58亿元,增速10.3%,其中种业产值达6.76亿元,同比增长达40%,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从农业大区向种业大区迈进,打好种业翻身仗,增城区出台种业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种业资源整合和研发创新,推动种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变革,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种业扶持政策,绘就“农芯”发展蓝图

  自年初中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我区先行先试,在全国区县中第一个制定印发《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二十条措施》,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赞扬。“二十条措施”既注重引进优质头部企业补弱扶强,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全链条发展,也谋求引进种业科研机构长足发展,挖掘我区优质种质资源,开展育种攻关,积极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区分管领导带队到北京拜访种业司、中国种子协会、北大农学院及大北农种业集团等,谋求引入高技术、高质量种业公司及科研机构;广东现代种业公司、广东鹏穗和公司、广东广良公司下属公司可保丰等种子企业落户我区;广州市江丰公司、广东和利农公司、广州天种牧业已在我区建设种业项目并落实投产,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广东省家禽品种测定站项目落户我区宁西街华农基地内。增城区种业发展蓝图徐徐展开,种业发展未来大有作为。

  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打牢“农芯”发展地基。

  农业种质资源是种子的基础和源头,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刻不容缓。一是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我区印发《增城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成立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专项工作组,开展我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区农业种质资源面上情况,建立健全我区农业种质资源库;二是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我区农业生产面积大,种质资源丰富,经多年的种质资源收集工作,我区共收集荔枝、丝苗米、迟菜心等各种农作物种质资源873份,培育农作物品种13个。落实我区种业发展二十条措施,做好我区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三是强化农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立足本区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发掘一批优质地方品种。我区选育出“仙进奉”荔枝、“北园绿”荔枝、“巴太香占”丝苗米、“紫玉淮山”等农作物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选育出增科新选丝苗1号、荔香2号、荔香3号等丝苗新品系,增迟1号、2号、5号等迟菜心新品系;完成本土特色品种大刺鳅的人工繁育,发展品种繁育和养殖,加强增江光倒刺鲃大刺鳅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发展;区农科所选育的“增科新选丝苗1号”在8月通过了省品种审定。

  三、强化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激发“农芯”创新活力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实现种业自立自强要突破种子“卡脖子”技术攻关,实现种业由有到优、由优到强,必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在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补强我区种子科研创新力量,我区印发《增城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二十条措施的通知》,为种业科技创新提速、科研成果转化及吸引高端科研人才打好坚实基础,致力于从农业大区向种业强区发展;二是推动种业产学研结合,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以种业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种业竞争力。引进我国种业头部企业,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学研联合综合发展,推动资源、人才、资本聚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关、集中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推动研究-生产-推广全链条体系良性循环,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目前我区已引进、培育江丰、合丰收(和利农种业子公司)、德权渔业、天种牧业、河盛汇农业等一批优质种业公司,培育出江村黄鸡、大刺鳅、高抗青龙鲫鱼等一批优质良种资源。2021年1-8月我区种业产值4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增长7%,实现种业产量、产值双增收,种业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农芯”健康发展

  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种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制定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方案,保障种业市场规范经营。印发《2021年广州市增城区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方案》,根据监管工作方案要求,今年上半年,区级监管部门共开展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巡查160多家次,巡查覆盖率达100%,严查假冒、伪劣种子销售问题,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障种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利益;二是指导申报种子种苗经营许可证,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积极引导种子种苗生产企业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企业的种子知识产权。今年以来,我区共指导种子企业申报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13家,核发各类种业生产经营许可证5家,共走访告知种子经营主体65家,派发指南等宣传资料65份,告知率100%。三是印发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强化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测。印发《2021年增城区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严厉打击假劣种子。联合市农科院、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中心抽检种子8份,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农产品转基因抽检近70份样品,确保我区种业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