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局关于抓好夏季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的通知

2015-06-10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各镇街农办:
  
    5月中旬以来,我区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影响范围广、过程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对我区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现已进入“龙舟水”季节,仍有持续强降雨,仍将威胁早稻、蔬菜、荔枝等农作物生产。为此,各镇街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夏季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
   
    一、加强早稻后期管理
  
    我区大部分早稻即将进入破口抽穗期,当前重点要抓好早稻后期病虫防治工作,夺取早稻丰收。
    
    (一)科学管水
   
    破口至齐穗期,田间保持水层;灌浆后干湿交替灌溉,以湿润为主,切忌过早断水,防止后期天气高温迫熟。
  
    (二)抓好病虫防治

    各镇街农业部门要按照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的农作物病虫情报,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颖枯病等病虫防治工作,要及时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病虫防治通知通过电视广播、张贴等有效途径贯彻到户,落实到田。
  
    (三)及时收割

    早稻成熟期台风雨多,各镇街农业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指导农户及时收割成熟早稻,防止因台风雨造成早稻倒伏和穗上发芽。大力推广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烘干,推广稻秆回田技术,禁止焚烧稻草。
    
    (四)备耕晚造
   
    各镇街农业部门要及早谋划晚造生产,抓好晚稻备耕工作。今年晚稻我区主导品种有黄广油占、五山丝苗、华航31号,主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稻草还田技术,各镇街农业部门要将晚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宣传推广到村到户。
  
    二、抓好当前蔬菜生产管理
  
    (一)瓜类
  
    1.加强田间管理
  
    遇台风暴雨,要及时加固棚架,排除田间积水;摘除过密的枝条和黄叶、烂叶、病虫叶等;晴天高温天气,早、晚要适当淋水。雨水多造成肥料流失,每采收1~2次瓜要及时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穴施并及时覆土以免淋失。
  
    2.做好人工授粉
  
    持续阴雨天气可导致瓜类授粉不良,难以坐果,影响产量,并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应做好人工辅助授粉。
  
    (二)豆角
  
    1.选用良种
  
    6、7月播种宜选用白籽油白、花籽油白等耐热品种,夏季生育期短,植株长势较弱,可适当密植。
  
    2.及时引蔓
  
    当豆角苗高25厘米时,应及时插竹、引蔓。插竹方式采用倒人字架稳固,比较抗风,较能保持田间通风透气,有利于豆荚下垂,减少豆荚螟的危害。引蔓时要防止折断茎蔓,最好在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枝叶过旺时可摘除老叶、病叶,剪掉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
  
    3.加强肥水管理
  
    豆角在幼苗期生长主要靠基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在插竹引蔓前每亩追施5公斤速效氮肥。第一花序结荚后重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10~20公斤,以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结荚后期可用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和促进“翻花”,延长收获期。
  
    苗期至开花期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植株徒长。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晴天要早晚浇水,保持田间湿润,雨天要及时排干田间积水,预防病害发生。
  
    (三)叶菜
  
    1.播种、育苗、定植
  
    宜播种耐热、耐雨水、抗逆性强的品种,菜心、小白菜宜选择油青四九菜心、碧绿粗苔菜心、45天油青菜心、矮脚黑叶、清江白等;生菜、无斑油麦菜宜选择全年生菜、意大利生菜、无斑油麦菜、耐热油麦等。广州夏季台风雨多发,蔬菜生长特别是叶菜受影响大,本地叶菜上市量减少,价格上涨,宜抢晴播种生长期短的速生叶菜,如直播空心菜、春菜、苋菜、芥菜等,可分期分批播种,同时可种植一定面积的叶用番薯叶、藤菜等。尽量避免在雨天播种,以防雨水冲刷。播种后用遮阳网覆盖,或用农膜搭架防避高温大雨,有利于出苗和防止土壤板结。出苗后迅速揭开遮阳网。及时间苗和定苗,菜心苗距10~13厘米,小白菜苗距15~20厘米。育苗移植的,当幼苗具4~5片真叶时可定植,生菜、油麦菜株行距为15×18厘米。
  
    2.肥水管理
  
    追肥应掌握勤施、早施、薄施的原则,前期轻,中后期重。在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应追肥1次,亩施复合肥3~5公斤,以后每隔5~7天追施复合肥10~20公斤。生菜、油麦菜定植后将封行时施1次重肥,全生长期追肥4~6次。夏季高温时期,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也可以浇水与施肥相结合,将肥料兑水淋施。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腐烂或发病。
  
    (四)蔬菜水灾后复产技术
  
    水灾后,可根据受损程度,选择以下措施降低灾后损失及进行复产:
  
    1.清沟清淤、除草松土。菜地受涝灾后,排水降湿是当务之急,要及时清理田间沟渠淤泥和杂物,排净田间积水。及时除草,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灭萌发草芽,能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
  
    2.查田补苗,清理病老黄叶。及时查苗补苗,或催芽补种,保持合理的密度和整齐度;如缺苗较多,可补种同一蔬菜的早熟品种,或在不影响田间管理和收获的条件下补种生育期较短的其他品种。及时清理田间病、老、黄叶及死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同时摘除近地面叶片。或用遮阳网短期进行遮阴,防止涝后突晴暴晒,预防生理性失水萎蔫。
  
    3.适量追肥。积水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和蔬菜根系受伤,根系活力减弱,吸水吸肥能力较差。在排除田间积水后及时追施肥料,促进生长。瓜类蔬菜因连续雨天出现雄花多雌花少,应增施钾肥以提高座果率,每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硫酸钾5公斤;同时喷施叶面肥,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或1000倍尿素液喷施叶面,增强吸肥能力,促进植株恢复生势。

    4.加强病害防治。雨后湿度过大,易滋生多种病害。特别注意防治茄果类蔬菜的疫病、绵疫病、青枯病、根腐病等,瓜类蔬菜的炭疽病、枯萎病、果实腐斑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雨后抢晴施药。

    5.受灾严重失收田块,要及时补种或改种。
   
    (五)蔬菜病虫害防治

    夏季天气高温高湿,容易造成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应加强田间检查,按照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的农作物病虫情报抓好蔬菜病虫防治。施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禁用农药,采收上市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三、加强水果管理
  
    (一)荔枝、龙眼

    1.抓好后期管理

    (1)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减少裂果、落果。
  
    (2)抓好病虫防治。按照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的农作物病虫情报抓好霜疫霉病和蒂蛀虫等病虫防治。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采收上市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2.抓好采果后管理
   
    (1)施促梢肥。老树、弱树及结果多且叶色淡的树,在采果前半个月施肥,加速根系恢复;其余树采果后施肥,施肥量视树势而定,采用无机肥和有机肥结合施用。
  
    (2)加强水分管理:若采果后遇上干旱天气要及时淋水,让根系及时吸水吸肥,满足树体需要。

    (3)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卷叶蛾和荔枝瘿螨(毛毡病),应及时喷药保护新梢。
 
    (二)香蕉
  
    1.施肥。香蕉前期的营养生长期以施氮肥为主,结合施钾肥,此时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尚弱,应勤施薄施,结合喷施叶面肥。花芽分化后的香蕉进入生殖生长期,要增施钾肥,结合施复合肥,促进果实发育,保持青叶数。在抽蕾前50~60天要施一次壮蕾肥,每株施复合肥0.25公斤加腐熟有机肥3公斤,在离蕉头80~90厘米处开半环沟浅施。
  
    2.做好留芽、除芽工作。留芽时必须考虑:(1)母株生长情况;(2)选择健壮、大小整齐一致的吸芽;(3)保持一定株行距,合理留双株,充分利用阳光;(4)留芽时推算合理的采收期。香蕉留芽到收获所需的时间一般是14~18月,1米以下的母株不留芽以免影响母株生长。除要留用的吸芽以外,多余的芽一般在20~30厘米就要除掉。
  
    3.做好立桩工作。高大型香蕉在花芽分化后就要立桩防风,中矮型香蕉在抽蕾前后要立桩防风,台风季节要及时立桩固桩。
  
    4.水分管理和除草覆盖。在夏季高温季节,无灌溉条件或地下水位低的香蕉园,一周无雨便会影响植株生长,要重视灌溉工作。在雨季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做到蕉园不积水。香蕉的根系较浅生,蕉园要勤除草,拔除的杂草可用于覆盖,也可用稻草做覆盖材料。
 
    5.病虫害防治。注意施药防治蚜虫,预防其传播香蕉束顶病,同时应注意防治黑星病、炭疽病、象鼻虫、卷叶蛾等病虫,香蕉抽蕾后尽早套袋护果实。
  
    (三)沙糖桔
  
    1.水分管理。夏季是小果发育期,果园应注意水分均衡供应,保持润而不湿,干旱时要及时灌水,雨后要注意排水。
  
    2.施壮果肥。夏至后可施入适量壮果肥,株施复合肥100~150克,此外,还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核苷酸等。
  
    3.枝梢管理。夏梢萌发生长会造成果梢营养竞争引起落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间,要摘除夏梢,防止落果。

    4.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红蜘蛛、锈蜘蛛和炭疽病等病虫防治。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局
                               
                                                                                                                          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