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 增城这些宝藏湿地公园,颜值超高!
(2月2日)我们迎来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修复湿地刻不容缓”。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
增城区湿地面积7598.8公顷,其中河流湿地3347公顷、人工湿地4251.8公顷,湿地占全区国土面积4.7%。
保护大美湿地,增城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
01 推动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先后建立4个湿地公园和5个湿地保护小区,构建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打卡圣地。
02 开展增江河流湿地修复和改造。结合碧道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增江河岸水鸟生态廊道,为水鸟繁衍生殖提供良好的庇护和觅食场所,水鸟及水生动植物逐年增加。
03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结合“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
04 建立增城区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为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制度保障。
正果湖心岛被增江第一湾河道环绕,因增江河水位变化,湖心岛与沿岸一同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同时,这里还是增江河一级水源保护区,故人们多称赞其为“水的世界、鸟的天堂”。
从高空俯拍,湖心岛呈半月形,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满眼青翠。若遇上合适的天气,在拂晓时分到西湖滩渡头,可以看到湖心岛周边河面上披着一层朦朦胧胧的雾气。碧玉般的河面、翡翠般的湖心岛,在飘忽的雾色中犹如仙境一般。
春日的湖心岛,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清爽宜人,树木苍翠欲滴,水面波光潋滟,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据周边村民介绍,岛上主要种植竹子、乌榄,还有木棉等杂树,岛上的生物处于原生态状态,甚少被外界打扰,甚至连人类行走的路径都没有。
然而,就是这样人烟稀少的湖心岛,成为了小鸟的天堂。每到傍晚时分,大的、小的、白的、黑的鸟儿从四方返回归巢,让人应接不暇,叽叽喳喳十分热闹。其中最显眼的还是白鹭,或独立增江逗弄清波,或振臂展翅高飞嬉戏,呈现一幅“鱼虾欢腾白鹭飞,水清岸绿生态美”的秀丽景象。
荔湖湿地公园
位于城市中轴线的荔湖湿地公园,地势平坦,有较大面积的河网水体。区域内主要有花叶芦竹、再力花、睡莲、芦苇等湿地植物。
荔湖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白鹭、燕子、鸳鸯、画眉、布谷鸟、翠鸟等鸣禽类,拥有较好的潜在生态功能。
叫上亲朋好友到荔湖湿地公园走走,带上可口的食物、精致的水果,在毛茸茸的草坪上野餐,在繁密树荫和鸟语花香下度过欢愉的周末时光;在宽阔而平坦的绿道上,骑自行车、漫步,穿过繁密而芳香的树荫,感受迎面而来的徐徐清风,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鹤之洲湿地公园
鹤之洲湿地公园面积约250亩,设施完善,园内一片枯而不倒的荔枝林展示着生命不死的奇特,以及天地间超然的艺术造型之美。
游客可在园中游览富有荔乡特色的湿地风貌,欣赏增江两岸风景,抑或江边垂钓、林中信步、啖品荔枝、河中泛舟、健身休闲。
公园通过景观绿化带、绿道、环湖步道的建设,将水库周边整体建设成滨水景观花园。湖水倒映着山脉,恍如仙境,还能一睹白水寨的壮阔。
增城圣皇洲岛位于增江河荔湖段,是一个江心小岛,面积约65亩。小岛原是面积近百亩的一块沙积地,在古代有小路与增江岸边相通,洲上有城隍小庙,所以当地人又叫城隍洲。增江初溪大坝建成蓄水后,由于流水冲击,小路逐渐消失,圣皇洲岛变成了孤岛。
岛上竹林密布,鸟类物种丰富多样,是我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为了给水鸟提供更理想的栖息地,区林业部门专门种植了水榕树、水蒲桃、秋枫等招鸟树种。小岛内曾被观察到的鸟类多达100多种,被当地群众称为增城“鸟类天堂”。
据了解,目前岛上观察到的鸟类有白鹭、夜鹭、黑鸢、褐翅鸦鹃、领鸺鹠、斑头鸺鹠、池鹭、八哥、丝光椋鸟等,其中,黑鸢、褐翅鸦鹃、领鸺鹠、斑头鸺鹠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