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课题研究骨干教师聚会商讨“成果培育”
研讨课题的“落地”及成果的升级、应用

培训活动现场。
由区教育局教研室、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区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负责人培训”活动,于9月14日在新塘中学举办。
培训活动的举办,基于一个前提,即我区近几年来,就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在我区各中小学校遍地开花,做得如火如荼,还曾有三个年度课题立项的数目排在广州市各区的第一位,在广州市级和省级的课题评奖中,各个等级包括特等奖的奖项,我区多有斩获。课题的研究,对促进我区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理论的结合,对提升教育教学品质,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研究教学的过程,形成了浓厚了教科研氛围,带动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提升,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进步转化。
这次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早年前就着手课题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不少人还另外担任学校行政职务,他们带着自己业已结题的优秀课题参加活动,除了交流、分享,主要是探讨如何进一步“落地”,如何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转化为教育教学成绩。他们是:凤妍幼儿园园长杨敏的《幼儿园“阳光体育”特色园本课程开发与运用》;荔景中学副校长赵伟桃的《初中“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荔城街中心小学谢昭瑜老师的《小学英语活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增城中学肖海英老师的《“问题导学”框架下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实践》;派潭中学李银雁老师的《乡镇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的研究》;区一中何茜老师的《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沙埔中学校长陈轩的《阳光评价背景下农村初中“参与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新塘二中姚文生老师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合理运用的研究》;东方职业技术学校陈瑾香老师的《融合教育理念下特殊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干预研究》;新塘中学严泳洁老师的《农村高中语文“自主·互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城中学陈亚丽老师的《高中英语“问题导学”语法教学模式探究》;郑中钧中学刘宇虹老师的《高中物理简约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荔城街中心小学副校长姚秋凤的《综合性学习方式下小学语文第二学段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研究》及增城中学陈义朝老师的《“三位一体”植入式教学的构建与实践》,等。
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王康道老师主持这次培训活动,并作了主旨发言。他的发言强调了几点,其一是,课题如何“接地气”,如何“落地”,说的是课题不是为做课题而做课题,而关键是要解决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是针对在课题研究浓烈氛围之中,难免有个别教师不甘寂寞匆忙参与,但在课题选题时欠考虑,所做课题结合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
王康道老师还重点讲述了一项内容是,目前,我区有较多的课题已结题,也多数取得优秀等级,但眼下面临的如何扩大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如何提升课题等级,等。王康道老师讲道,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是我区课题研究“精英”中的“精英”,各人都有自己的优秀课题成果,下一步就是希望大家发挥“种子”作用,在课题的深化提升、推广应用及课题升级方面继续努力,做出榜样,成为“星星之火”,以促成我区课题研究更加绚烂的“燎原”之火。
活动中,新塘中学校长傅忠生参与了聆听并与大家交流;新塘中学严泳洁老师和增城中学陈义朝老师,以他们的课题内容给大家作了分享介绍,获得了积极反应。(来源:增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