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公安分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来,我分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2015-2020)总目标和要求,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指示精神”为导向,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力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取得明显工作成效。2015、2017、2018、2019年四次荣获全省优秀执法质量单位称号,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依法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做法有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法治建设根基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规格推进法治建设。我分局始终将推进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分局党委多次专题研究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和法治公安建设等相关工作,并坚持每季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例会,切实做到把法治建设与公安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成立以公安分局长任组长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强化监督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层级工作体系。三是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我分局先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局长办公会议制度》等制度,以制度先行,筑牢法治根基,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四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各单位落实法治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对执法主体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是严格把好案件审核关。法制部门加强各类案件的重要环节、重要关口的全程审核监督,切实堵塞执法漏洞,使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体现公平正义。二是深化巩固受立案改革和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成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我分局围绕《增城区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部署,切实整治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立而不侦、违规立案等问题,取得了明显工作实效,在今年1至11月,分局提捕批捕率84.38%,存疑不捕率6.81%,低于2019年全年存疑不捕率2.75个百分点,历年最低,为我区有力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强力的法制保障。三是加强行政监督。对行政诉讼案件均按规定的时限、程序答辩和提交证据,负责人均按规定出庭应诉,出庭应诉率高达67%以上,2020年,分局行政决定没有在行政诉讼中被裁判撤销或部分撤销的情形。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2020年及时办理人大议案6宗、政协提案20宗。四是以考促提升。我分局通过开展高质量多层次的执法考核,在今年对执法问题的整改落实达3万多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执法质量与各单位绩效考核进捆绑挂钩,并对执法质量较差、问题突出的分管领导、责任民警进行约谈10多次,倒查责任民警7人,有效压实主体责任。五是压减执法负面舆情。加强对民警执法动作不规范、语言不文明是引爆负面执法舆情导火线的管控教育,促进民警自觉养成在“显微镜”“聚光灯”下执法的习惯,在执法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从源头上防止执法负面舆情发生。六是强力推进案件物证规范化管理。为切实解决物证收集、发还、收缴、没收不规范等问题,今年3月份制定了《案件物证规范管理攻坚战方案》,切实提升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规范、合法。加强案件物证的信息录入、分类管理、出入库的全流程规范化信息化监督管理,为此专门配置了一批高科技的物证管理设备,有效杜绝办案岗位执法风险隐患,保护当事人和办案民警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各单位的物证管理开展地毯式的督导考核,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黑点和短板弱项,工作成效明显,1-10月的验收考核在全市成绩排名第二,执法主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明显提升,执法公信力得到明显增强。
三、切实提升主体能力,有效促进固本强基建设
一是强化日常执法培训。借力“战训合一”平台,由分局法制大队业务精干为战训的民警、辅警进行授课,有效提升民警日常执法办案的基本功。二是举办专题执法培训。今年来在分局208会议室以视频会形式对全体领导、民警进行案件物证规范管理、办案区使用管理、疫情防控执法等10多次的专题培训。三是组织“旁听庭审”。今年组织科所队领导及办案民警进行直面的“以案说法”培训共12次,有效夯实民警的执法办案根基。
四、充分发挥法制职能部门作用,做强法律服务保障
一是加强制定执法指引,明确执法主体行为和规范,针对执法重点环节、重大或新型复杂案件,及时制定完善办案证据指引,细化具体的执法标准,规范民警调查取证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和打击效率。今年来由法制部门组织编印的执法指引和制度共68份,其中,指导打击各类涉及疫情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共13份。二是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定全局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将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作为规范性文件及内部执法指引等制定的必经程序,2020年,经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及内部执法指引等共185份,依法审核各类政府采购合同600份。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020年,通过“两法衔接平台”接受行政机关移送案件50宗,其中立案45宗,不予立案5宗。四是组织集体审议案件,有效解决办案民警的执法疑难和瓶颈问题和防止执法过错等共审议案件66宗。五是提前介入指导,充分发挥法制专业优势作用,24小时响应基础一线执法需求,对各类邻避项目、征地拆迁、疫情防控、专项打击行动等维稳敏感案事件加强指导取证共78宗,为分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飓风2020”等各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强力的法制保障;六是积极探索创新执法大监督管理模式。创建环闭大数据“执法管理系统”,平台数据覆盖刑事、行政违法打击,行政、立案复议应诉及司法监督等十多项数据体系的工作模块,以及到期案件办理提醒功能等,我分局通过实行多渠道的执法管理措施,法治公安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五、狠抓打击主业,全力保障人民安宁
一是全力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攻坚战,全面强化“六清”工作,今年1-11月(下同),先后打掉九类涉恶团伙33个,破获涉恶案件233宗,刑拘493人、逮捕268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考评全市排名前列。二是深入开展“飓风2020”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08宗,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083人,分局“飓风2020”专项行动全市排名前列。三是深入开展禁毒人员战争,共破获毒品案件103宗,打掉涉毒团伙14个,逮捕155人,110涉毒警情、新增户籍吸毒人员同比分别下降44.9%、76.8%;禁毒“两打两控”专项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六、突出平安建设,全力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一是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建设,强化地上地下联勤联控,落实“1.3.5分钟”防控圈勤务,全区案件类警情连续7年同比下降,今年1-11月同比继续下降14.4%。二是加强重点地区共建共治。深化“城中村”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增江街、新塘镇和治安重点部位挂牌整治,“城中村”、30个重点地区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1.9%、24.3%。三是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建成分局大数据融合平台,实现公安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汇聚整合和高效应用;加快推进重点公共区域1000个智能化视频监控建设,今年1-10月利用视频破案1090宗,视频破案率达82.1%。四是扎实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实现警务网格与标准基础网格“双网融合”,建成3个智慧安防小区示范点,推动完成50个物业小区智慧门禁系统提挡升级。
七、坚持民意导向,全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攻坚战。围绕交通整治、智慧交通、排堵保畅工程,持续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今年1-11月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4.9万宗,亡人事故宗数、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9%、7.6%。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全区公安机关197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17项“零跑动”、63项“只跑一次”;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应用,推出20余项便民服务新措施,引入自助终端处理交通违法、办理户政业务,推行审批结果“政务邮政专递”服务举措,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公安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品牌,增强群众对公安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八、扎实开展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
我分局一是建立依法行政学习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定期集中学法和组织学法考试,推动学法常态化,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二是深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制定了《增城区公安分局“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工作方案》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任务分解表》加强对社会面法律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1.10”宣传、“6•26”国际禁毒日宣传、“11.9”消防宣传。紧紧围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110 宣传日等活动,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公安机关执法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成果,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公安执法。
虽然我分局在法治化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我分局将加强经验总结,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高法治公安建设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作贡献,努力为我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为平安增城建设创造最优的法治环境。
特此报告。
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
202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