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增城区2022年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趋势和防治意见

2022-03-10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一、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一)水稻病虫:预计早稻主要病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和纹枯病中等至偏重发生;钻蛀性螟虫局部偏轻发生;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跗线螨等局部轻发生。

  (二)荔枝、龙眼病虫:预计荔枝、龙眼主要病虫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荔枝蒂蛀虫偏重、局部重发生;霜疫霉病、荔枝蝽象偏重发生;瘿螨、炭疽病中等发生;尺蠖、卷叶蛾、介壳虫等偏轻发生。

  (三)蔬菜病虫:预计蔬菜主要病虫中等至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其中黄曲条跳甲、蓟马、实蝇、豆荚螟等偏重发生;斑潜蝇、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等中等发生。烟粉虱、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软腐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偏轻发生。

  (四)其他作物病虫:预计甜玉米病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偏重发生;香蕉主要病虫中等发生,以香蕉叶斑病、炭疽病为主;柑桔主要病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以红蜘蛛、锈蜘蛛、炭疽病等为主。

  (五)田鼠、草害和螺害:预计中等发生,鼠害局部偏重发生。

  二、主要依据分析

  (一)主要病虫源基数

    越冬病虫源调查:水稻再生稻稻飞虱每亩4头,同比下降43%。水稻二化螟亩存虫110头,同比上升53%;黄曲条跳甲平均百株成虫420头,同比下降36%;蔬菜小菜蛾百株幼虫42头,同比下降82%;蔬菜霜霉病和白粉病平均病叶率分别为7.8%、18%,同比分别上升95%和94%。荔枝蝽蟓每平方米树冠有成虫0.4头,同比下降58%。荔枝瘿螨平均害叶率2%,同比下降39%;玉米草地贪夜蛾百株幼虫0.44头,同比下降45%;全区农田鼠害平均捕获率为5.1%,同比下降29%。

  (二)寄主与耕作条件

  1、连作地区病虫为害有所加重,菜地连作、水稻品种连续种植造成品种抗性下降,小菜蛾、白粉病、枯萎病、稻瘟病等有所上升。

  2、我区蔬菜常年种植,冬种作物面积较大,有利于病虫害繁殖和越冬,大螟为害水稻呈上升趋势。

  3、荔枝、龙眼、柑桔等果树受价格波动影响,部分果场效益不理想,农户管理积极性不高,部分失管果园病虫防治不及时,有利于各种病虫的积累及流行发生。

  (三)天气因素

  受去冬今春寒潮影响,部分越冬虫源有所下降。据越冬虫源调查,水稻钻蛀性螟虫、霜霉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基数同比上升,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荔枝蝽蟓、荔枝瘿螨、玉米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同比下降。 

  结合以上因素及往年病虫发生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测我区上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鼠草害总体发生趋势为中等发生,个别病虫重发生。

  三、防治意见

  (一)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意识

  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田间调查,切实掌握病虫发生和为害规律,结合历年病虫流行发生趋势,制定防控计划,以预防为主,开展综合防治,推广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             

  (二)应用农作物病虫综合绿色防控技术

  1、推荐应用省、市主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淘汰多年种植、抗性下降的品种,提高作物品种抗病性。

  2、重视农业防治措施,推广翻耕晒田,提前浸田办田,田边种植显花植物,为有益生物提供繁殖场所,合理进行水旱轮作,减少田间病虫源积累。

  3、加强田间耕作管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培育健身壮苗,提高作物抗性。加强中期管理,及时修剪摘除病虫株。

  4、加强作物前期病虫防控,水稻移栽前要施好送嫁药,前期注重白背飞虱、叶蝉的防控工作,阻断病源的传播;蔬菜注意不同科属间的交替种植,避免病虫的辗转为害;果树要加强管理,做好修枝、清园,及时防控病虫。

  5、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一是扩大有色粘板、防虫网、杀虫灯等物理防控面积;二是示范推广生物防控技术;三是广泛应用生物和植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三)开展农区统一灭鼠大行动

  切实抓好春季农田全方位灭鼠工作,在3月上旬全区统一进行一次灭鼠大行动,提高灭鼠效果。

  (四)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首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为害高峰期及时施药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施用次数。严禁使用禁、限用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