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我区降雨较少,叶菜类种植面积增大,有利于蔬菜虫害的发生为害。据调查,当前田间蔬菜虫害主要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蓟马、实蝇、红蜘蛛、蚜虫、粉虱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等。
一、病虫发生概况
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菜心平均百株虫量380头,高的达1200头。萝卜平均百株虫量460头,高的达1800头。
小菜蛾:偏轻发生。白菜平均百株虫量25头,高的170头。芥蓝平均百株虫量32头,高的190头。
蓟马:偏重发生。豇豆平均百梢1100头,高的达5000头。
红蜘蛛:中等发生。辣椒平均百叶520头,高的达3000头。
斑潜蝇:中等发生。番茄平均百叶31头,高的达120头。
蚜虫: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四季豆平均百梢虫量380头,高的达5000头。
粉虱:偏轻发生。茄瓜平均百叶虫量330头,高的1500头。
霜霉病:偏轻发生。苦麦平均病叶率2%,高的5%,病情指数平均1。
疫 病:偏轻发生。番茄平均发病率1%,高的达3.2%。
白粉病:偏轻发生。荷兰豆平均病叶率1.2%,高的3.5%,病情指数平均1。
软腐病:偏轻发生。生菜平均病株率1.3%,高的达3%。
二、发生趋势分析
由于入秋以来降雨减少、气温有所下降,虫害重于病害。我区冬季叶菜类种植面积较大,复种指数高,病虫害辗转为害有所加重。预计黄曲条跳甲、蓟马、红蜘蛛等将偏重发生,斑潜蝇、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等将中等发生,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蚜虫、粉虱、甜菜夜蛾、菌核病、软腐病等将偏轻发生。
三、防治意见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转变农作物病虫防控传统观念,优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措施,通过选用优质抗病虫品种,提高种植管理水平,综合防控病虫害。
(二)落实农药减量使用政策,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提倡应用杀虫灯、防虫网、粘板、性诱剂、生物等防控技术,首选生物源和植物源农药,病害注重做好前期预防,虫害抓住高峰期和关键时期施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三)推荐药剂
黄曲条跳甲:可选溴虫氟苯双酰胺、噻虫嗪等防治,在作物苗期用杀虫双等药液淋地,杀死地下幼虫。
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选用BT生物制剂、茚虫威等防治。
瓜蓟马、粉虱、蚜虫、叶蝉:可选用噻虫嗪、螺虫乙酯等防治。
斑潜蝇: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等防治。
红蜘蛛:可用选用乙螨唑、螺虫乙酯等防治。
实蝇、黄守瓜: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
白粉病:可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防治。
霜霉病、疫病:可选用烯酰吗啉、嘧菌酯等防治。
软腐病:可选用噻菌铜、春雷霉素等防治,并连续施药2-3次。
(四)注意事项
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相关规定,不得使用禁用农药,必须要达到安全间隔期后才能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