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引

2021-10-19 来源: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字号:

  

  豇豆喜高温,耐热性强,生产中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为有效控制豇豆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切实保障豇豆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编制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引,指导种植户科学、安全、高效开展防控。

  一、豇豆主要病虫害

  豇豆主要病虫害有锈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豆荚螟、蓟马、蚜虫、斑潜蝇、白粉虱、跳甲、蛴螬等。

  二、绿色防控技术

  (一)生态调控

  1.深翻土壤。在播种前深翻土壤,破坏害虫越冬场所。

  2.合理轮间作。采用与非豆科蔬菜轮作、间作或水旱轮作。

  3.品种选择。选择籽粒饱满、种皮光滑有光泽、生命力强的种子,2年以上的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弱,不宜用于培育壮苗。

  4.种子消毒。防治地下害虫以及蚜虫控制病毒病,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采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毫升+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水20毫升,干拌菜豆种子500克左右,放在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二)免疫诱抗

  幼苗期或移栽前一周,选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7500倍液、或5%氨基寡糖水剂1000倍液、或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2000-3000倍液、或28-表高芸苔素内酯0.0016%水剂1000倍液等喷雾,提高抗逆性。

  (三)理化诱控

  1.性信息素诱控。在害虫防治区域内,有针对性的选择采用豆荚螟诱芯、豆野螟诱芯及配套诱捕器棋盘式悬挂于田间,放置高度以高出作物10-15厘米为宜,1套/亩,集中连片使用。

  2.色板诱控。悬挂全降解黄板、篮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每亩悬挂15-20张。

  3.灯光诱控。在田间每15亩安装一盏太阳能高效害虫诱捕器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成虫。

  4.蓟马食诱剂诱控。采用邦诱®蓟马食诱剂配合针对蓟马的农药使用,农药稀释后,按照1:400-1:800倍比例加入邦诱®蓟马食诱剂,混合均匀后喷雾。

  (四)科学安全用药

  豇豆农药使用上,优先使用生物源农药,科学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施药器械采用低容量连杆多喷头喷雾器,省药、省工、省水。施药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及手套,尽量避免农药与皮肤及口鼻接触;施药后应及时搞好个人清洁卫生,清洗手、脸等暴露部分的皮肤。

  1.锈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发病初期,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5%咪鲜胺水剂500-750倍液、或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1200倍液等喷雾防治,几种药剂交替使用。

  2.根腐病等。发病初期,采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500倍液+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7500倍液灌根或喷淋茎基部。

  3.蓟马、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10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28%杀虫•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跳甲等。选用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油悬浮剂500倍(兼治豆荚螟、蚜虫等)、或45%噻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28%杀虫•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200倍、或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5.豆荚螟等。在卵孵化高峰期,选用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50倍液、或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0克/升氯虫·噻虫嗪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6.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选用2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颗粒剂5公斤/亩、或5亿PIB/克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1-2公斤/亩、或0.7%噻虫•氟氯氢颗粒剂2公斤/亩,可结合底肥一起撒施。

  三、采收管理

  豇豆收获前15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采收前1-2天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方能采收。采收后、入市前,禁止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防腐剂进行喷洒或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