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晚稻中后期病虫的发生预报及防治意见

2019-09-19 来源: 区农业局
【字号:

  

    当前,全区晚稻正处于幼穗分化期,病虫害整体为害较轻,禾苗长势良好。据调查,晚稻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稻纵卷叶螟:前期发生较轻,卷叶率普遍在1%以下,但个别漏治田块卷叶率达10%以上。据测灯及田间赶蛾监测,9月17日全区田间蛾量激增,虫口密度普遍上升到3000~5000头/亩,个别浓绿田块达20000头,蛾量上升近10倍,19日田间蛾量开始下降,具有明显迁入虫源特征,本次迁入虫源将构成田间第七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及为害主峰。预测第七代稻纵卷叶螟幼虫盛发峰期为9月23~26日,将中等、局部重发生。

  稻飞虱:前期外地虫源迁入少,田间发生较轻,虫口密度一般百科在500头左右,以高龄若虫和成虫为主(成若虫比例约3:7)。受天气、食料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中后期田间虫口密度将呈上升趋势。预计晚稻中后期稻飞虱将中等发生。

  病害:前期整体发生轻。目前田间以纹枯病为主,病株率在30%以上,处于病情垂直扩展期,病情发展较快。橙叶病、叶瘟零星发生,病株率在1%以下。预计晚稻中后期病害整体轻发生、纹枯病中等发生。

  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9月23~26日,全面施药一次,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等。

  2、推荐药方:

  (1)20%氯虫苯甲酰胺15毫升+25%吡蚜酮30克+80%甲托100克;

  (2)2%甲维盐50毫升+10%烯啶虫胺30毫升+40%富士一号80毫升;

  亩用以上任一药方兑水150市斤喷雾,并保持田间浅水层3-4天,以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