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和区的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工作,为增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聚焦组织领导,一以贯之扛起政治责任。强化统筹组织领导,认真谋划部署,制定常态化开展“惩腐打伞”工作方案,将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增强与政法机关、镇街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把“打伞破网”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局中,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强化重点案件督查督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二、聚焦惩腐打伞,一以贯之深挖彻查“保护伞”。坚持“顺藤摸瓜”与“顺瓜摸藤”相结合,加强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重点领域主管单位的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双向移送、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工作机制,对重点案件摸排复核,深挖涉黑涉恶违法案件背后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腐败问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收到问题线索20件,立案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移送司法14人。
三、聚焦以案促改,一以贯之推动行业领域整治。对涉黑涉恶腐败犯罪案件,以监察建议书的形式,及时将相关犯罪事实、行业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向涉案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提出防范、遏制、整改工作意见建议。常态化扫黑除恶开展以来,发出监察建议书15份,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一反三,堵塞监管漏洞,共督促整改问题40个,建立完善监管长效制度6项。
四、聚焦重点对象,一以贯之筑牢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紧盯村社干部,特别是“一兼挑”人员,制定履职及行为规范正负面清单,明确“20条要求”“30条严禁”,正面引领、反面警醒引导村社干部明职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贯通运用村社干部述责述廉、村务公开、履职正负面清单、防止利益冲突、村账镇代管等村社监督做法,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管。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农村集体经营性合同突出问题等重点事项,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靶向监督强化短板弱项,实现重点领域系统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