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七部门上线做客“作风面对面” 共同关注12345政府服务热线

    2020-11-10 来源: 区纪委
    【字号: 分享

    加强政风建设 回应百姓关切

    微信图片_20201110110928.png

    节目现场

      近日,新塘镇党委委员刘绍光、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郭普南、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区分局党组成员黄伯清、增江街党工委委员刘永强、朱村街道办副主任胡潘强、区水务局总工程师洪胜军、荔城街党工委委员毛善文做客“作风面对面”节目,与广大街坊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百姓声音,接受投诉建议,现场答疑解惑。

      一直以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是区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发展与管理工作,更好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集民智”,成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一条连心线、民心线、满意线。据了解,今年1月-10月,我区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工单共84821件,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物业管理和新冠病毒疫情等方面,回复率达100%,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尚未解决。本期“作风面对面”节目,七个职能部门上线,一起关注12345热线市民所反映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新塘镇陈家林乱摆卖

      问题一:新塘镇陈家林翡翠绿洲社区不少路边摊占道经营,形成了马路市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目前对这个马路市场有没有了解?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刘绍光:这个情况是了解的。翡翠绿洲社区是新塘镇最大的社区之一,常住人口超过4.3万人,居民对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比较大,离社区较近的市场是距离1.8公里的南安市场。有些小区的居民为了方便,光顾路边摊的意愿比较强。占道经营的情况虽然经过整治,但乱象反弹复发情况严重。我们经常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些专项整治,下一步也会继续加强整治、强化执法,争取能尽快消除这种占道经营的现象。

      问题二:执法效果如何?

      刘绍光:镇城管执法队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派发温馨提示、设置禁止摆卖指示牌以及宣传标语

      营造浓厚的整治声势,同时也对占道经营者进行劝导和现场交易,督促当事人自觉整改。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安排执法人员进行驻守执法,扣押了一些占道经营的涉案车辆、电子秤、太阳伞等物品,并对部分案件进行了立案处罚。通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占道经营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

      问题三:此问题解决得还是不太理想,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否与执法时间不吻合有关?

      刘绍光:每天的整治也针对占道经营的时间特点,安排了执法队员上午从5时或6时到9时驻守执法,下午从4时开始到7时轮流安排执法人员对整个路段进行执法。

      问题四:有什么办法和措施指导新塘镇整治占道经营的问题呢?

      郭普南:第一,采取全面巡查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区的所有重点地区进行全覆盖的巡查,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的每个时间段作出时间的调整;第二,坚持每周二的集中市容整治活动,联合市场监督、公安、交警、住建、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整治力度与效果;第三,通过派发规范经营、爱护环境、安全卫生饮食等宣传单张,正面教育群众和商贩,以柔性执法和硬性执法相结合,营造文明经商的社会环境。

      问题四:有哪些具体措施彻底解决此问题?什么时候能成效?

      郭普南:正在设计农贸市场与设置临时摆卖疏导点,同时也在与比邻社区的南安村及有关单位积极沟通协调中,争取尽快落实。

    关键词:油烟污染 噪音扰民

      问题一:关于增江街华立园区占道经营、噪声扰民以及油烟污染的现象是否了解?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问题呢?

      郭普南:有了解,但此情况反复性强,下一步将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联动环保、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一起去综合治理并加强对商贩的教育。同时,在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条件下,规划一块临时摆卖的区域,从根本上达到治理的效果。

      问题二:对于市民的投诉,增江街对此情况了解吗?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永强:对此情况有了解,并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跟踪此案件。通过分管城管和环保局的领导带队,专门针对小区范围内的乱摆乱卖、露天烧烤的现象进行整治。另外,联合了城管、环保、村居等职能部门对相关商铺进行了有力的整治与取缔。下一步更会落实好属地责任进行专门跟踪巡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有效疏导,促使商铺自觉有序摆卖。

      问题三:如上述措施落实到位,什么时候能有成效?

      刘永强: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整改,在未来一个月内全面整治后,会有较好的成果。

      问题四:我区各个镇街均存在油烟问题,环保部门是怎样管理?

      黄伯清:目前在我区生态环境工作清单中,对于餐饮场所如露天烧烤、夜店经营等油烟扰民问题是由城管部门负责。对其他一般的餐馆里面没有安装油烟设施或者油烟超标排放,暂时还是由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实施执法和和查处。

    关键词:废气偷排污染

      问题一:朱村街新建小区居民反映有企业偷排废气,造成气味进屋呛人的情况有了解吗?

      胡潘强:有了解。在收到居民投诉后,建立了24小时三班轮流值守制度跟踪处理此事。

      问题二:但此问题仍存在,有什么具体办法彻底解决吗?

      胡潘强:在9月与该两个小区的20余名业主代表和区生态环境分局领导在街道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当时就开通了专门的微信群集中反映居民遇到的问题。另外,对辖区内的制罐、家具、橡胶类相关企业集体约谈加强执法频次,并在10月1日启动了5个自动监测站的投运,经过一个月的运行,情况得到好转。

      问题三:有没有通过自动监测站查出废气排放的具体源头?

      胡潘强:5个自动监测站分布在三个工业片区,通过自动监测站的24小时运作,每小时的实时数据反馈到街道环保所。如发现数据异常,就会有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执法,目前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问题四:截至目前有没有查到这个异味的来源点呢?

      胡潘强:目前异味来源点峰值在一个监测站的周围,我们对这个站点周围的企业进行了两次约谈,检查了企业的环保设备,并要求改进生产线。企业很配合,微信群投诉基本没有了。

      问题五:作为环保部门对此问题有何看法?做了哪些工作?

      黄伯清:根据投诉,联合朱村街对小区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特别对涉及到排放废气的工业企业做了重点的执法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对治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对治理的工艺进行提升。如在排查过程中,企业超标排放或做出破坏环境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对于业主的投诉,分别进行书面回复、电话回访、面对面沟通,听取他们的诉求,通过与工作人员电话或微信24小时保持联系,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于企业环保的管理水平,邀请了广州市的技术专家,针对企业的污染废气的治理措施专门做出书面的提升意见,让企业整改提升。

      问题六:有居民提到,个别工作人员在投诉或反馈的过程中,不时出现关机或不接电话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

      黄伯清:在去年底今年初,所有的投诉电话统一改成12345或123469,所以工作人员的私人号码也没再使用,望广大业主理解。同时希望业主们如遇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拨打12345或12369反映。

      问题七:监测站监测的峰值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胡潘强:在数据的测试阶段是不合格。10月1日前是测试阶段,9月29日当天监测的数据为超标。但因设备还需调试,不能确定此数据的缘由。后来通过设备养护单位的重新调试和相关部门的执法,目前为止所有的监测数据都是合格的。

    关键词:水务工程进展

      问题一:目前全区的水务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进度如何?

      洪胜军: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安排,我区从2019年开始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计划在全区157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范围内补齐我区污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在全覆盖后,力争在管网空白的城区实施雨污分流。目前全区范围内的13个镇街一共26个项目已经全部进场施工,现在总体进度约是82%,计划2020年年底完工。

      问题二:水务工程建设完成后,对我区起到怎么样的效果?

      洪胜军:现建成管网长度1000多公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30多公里,管网清淤370多公里。并在一些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对原来的合流管经过分析作判断解决内涝问题。

      问题三:有没有开展相关措施,降低水务工程造成市民出行的困扰?

      洪胜军:涉及交通疏导已提前与交警部门报备,通过交警的总体分析,有计划地围蔽施工。另外,可能因为地下管线影响了工期滞后,但如发现问题,我们都会及时组织相应单位优化方案,尽量按市民要求,将工期缩短减少影响。

      问题四:荔城街居民较多,水务工程也大多集中在荔城街,那么荔城街有何具体办法解决好市民的出行问题呢?

      毛善文:第一,通过电视媒体、报刊、居委网格化派发宣传单张做好居民的心理建设工作,同时提醒居民做好出行计划;第二,加强与交警、住建部门的协调沟通,避免扎堆在一个路段一个区域施工;第三,要求施工队避免在上下班高峰期与夜间施工;第四,竖立好标识牌,抓好安全与施工进度。

      【郑立辉点评】

      综合上述广大市民的反映,归根结底是吃住行、安全、生活质量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及时解决老百姓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