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增江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牢把握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总抓手”,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将法治建设列入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要议事日程,紧密结合实际全面开展述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紧扣依法治区工作部署,强化学习,树牢法治建设理念
今年以来,我街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街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带头,通过党工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会形式,传达学习区委关于法治工作、政法工作、廉政纪律工作等相关会议精神,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规划两纲要”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员领导讲法治党课活动,以上率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根据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各时期的要求,结合我街实际,开展防控工作。并在纪律教育月活动中,进一步加强机关和村居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投身法治实践,把对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学习和法治建设工作中,定期自查自纠,杜绝违法犯罪,切实打造一支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生力军。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法治水平
一是完善《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党工委议事与决策规则》和《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会议制度》,全年召开37次党工委会议,认真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有力保障党工委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机制。今年以来,驻街律师审查街道办各类合同1354份,出具法律意见书9份,参与合同起草、洽谈35份。三是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处理决定等案件。增江街今年共收到行政诉讼10宗,均已开庭,均协调增江街负责人出庭,负责人出庭率100%。收到行政复议4宗,均已复议完结。收到行政处理决定申请7宗,已出行政处理决定书2份,其余5宗通过律师介入调解处理。收到检察建议书3宗,收到协助法院调查函2宗,均按时处理,并复函检察院、法院。四是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实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依法依规公开街道党工委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决策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今年来,我街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未出现违纪违法行为。
三、找准社会综合治理抓手,严防严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压实属地责任,扎实做好社会面维稳工作。集中精力解决好华立“4·20”事件、“8.15”月子中心聚集性感染事件善后工作等重点信访维稳问题,依法依规做好信访回复及后续工作,暂无重大社会安全风险隐患;重点跟踪督办2022年新增国满件办理情况,目前参评率62%,满意率100%,剩余15宗未评案件正实施有效沟通处理,全年1684宗信访投诉案件办结率96.1%。2022年,一体化系统、12345系统共收到5676宗投诉案件,办结率96%。其中,广东省一体化信访信息系统办理信访案件429宗,已办结422宗,办结率98%;现场来访事项共22宗,办结20宗,办结率91%。12345系统共收到6988宗工单,已办结6922宗工单,办结率99%。截至12月20日,纳入国满件一共58宗,已办结58宗,已评价40宗,评价满意/基本满意共33宗,7宗评价不满意,满意率约83%,待评价12宗,超期未评价6宗。截至12月20日,纳入省满件一共49宗,已办结46宗,评价/回访满意或基本满意共46宗,满意率100%。截至12月31日,我街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有36名,列管安置帮教对象148人,在册吸毒人员361人,其中纳入社区戒毒(康复)人员36人,有效管控36人,签订协议率100%,验尿率100%,管控率100%,完成禁毒两打两控量化任务。二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今年以来,我街着力于完善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设施设备,尤其重点关注新增社区凤鸣和东荔社区的法治工作室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我街法治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三是建立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调处各类纠纷247宗,成功调处244宗,调解成功率为98.8%,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251.78万元。其中,村委调解案件116宗,社区调解案件43宗,司法所调解案件88宗。开展矛盾排查148宗,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38宗,预防纠纷78宗。劳动部门调处劳资、工程等各类矛盾纠纷621宗,涉及人数3921人,涉及金额7625.98万元,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四是辅助行政执法人员符合规范。今年来,我街办理并更新行政执法证件共计28个,注销行政执法证件7个,开展行政执法证考试2场,当前已收回旧实体证件20个,推进行政执法队伍有序建设。
四、全面铺开普法教育,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是做好学法考试工作。成立机关干部及村(社区)干部学法考法制度,党员干部普法参学率及合格率均达100%。2022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全街参与人员74名,平均分96.62,参考率及优秀率均达100%。二是夯实法治公共设施基础。(一)分批次为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配置智能法律业务终端一体机,在家门口“触法”,弥补法律顾问非坐班时间空缺,大大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使用效率。今年首批选点配置光耀村、大埔围村以及东湖社区,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二)建设增江街宪法公园、大埔围村法治宣传长廊,拓展法治阵地,逐步将法治乡村建设基础建设条件完善。三是多形式增强法治氛围。通过“法律七进”、送法上门、校园法制教育等宣传方式,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截至12月底,以增江商业广场、华立学院等场所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阵地,通过主题宣传、普法宣传栏、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184场,宣传人数达20650人次。其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2场,参与人数为79人;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3场,参与人数约为650人;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3场,参与人数约为550人;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活动1场,参与人数约230人,派发口罩500个和酒精喷雾200支;开展禁毒各类宣传线上线下活动127场,宣传达2510842人次,更新禁毒宣传信息41期。我街平安宣讲团共开展线下宣传约67场次,受教育群众约3.1万人,共派发礼品传单约6224份,户外播放平安建设视频约1247次,线上转发平安建设相关宣传视频、线下悬挂播放横幅标语约1552条。在我街19个村(社区)安全宣传橱窗(栏)更新普法信息4期,达到村(社区)全覆盖;在东区工业园、1978电影小镇、礁石岭等公共场所电子屏开展新安法普法宣传全年不少于6期。扎实做好了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为法治增江建设添砖加瓦。
五、当前存在问题
回顾2022年以来的法治工作,我街在依法行政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建设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二是村(社区)普法宣传工作不够扎实;三是法治建设工作缺乏创新性。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抓好“八五”普法规划工作,深化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和规范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抓实抓好行政执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打造阳光政府、廉洁政府。
(二)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审核制度。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规定,做到事前信息全面公开、事中公示合法规范、及时公布事后结果和相关数据。同时,细化完善台账资料,确保文字、音像记录合法规范。
(三)强化依法行政监督考核力度。量化监督考核标准,把考核任务分解至各职能部门,将依法行政考核纳入各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同时,健全干部学法考法制度,把依法行政能力纳入人员考核指标。
(四)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职能。加快行政执法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系统集成改革,优化配置执法资源,健全执法协同机制,形成职责更清晰、队伍更精简、协同更高效、机制更健全、行为更规范、监督更有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