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增江街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群众真正成为“百千万工程”的受益者。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江街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城区断头路,推动狮尾路建成通车,并有序推进湖正路、顺康路、南山路、星辉路等多条道路建设及管护工作。同时,完成村道巷道硬底化、供水管网改造、停车场、篮球场等民生项目,推进白湖村、光辉村等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在城乡就业服务方面,增江街创建大埔围村高质量就业村,通过开展困难人员、重点用工企业、高校毕业生等专场线上线下招聘会,以及技能人才培训等措施,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羊城行动,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问题。期间,增江街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在2023年度广州市街(镇)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
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增江街辖内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综合大楼改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成功创建“三甲”综合医院,并入选“2024年‘美丽医院’建设优秀案例”。同时,增江街公共卫生委员会在2023年广州市级评估中成为增城区唯一获评“优秀”的单位;“一元钱看病”卫生站实现100%全覆盖;以和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市域内结对互促纵向帮扶工作为契机,推动白湖村卫生站提档升级,为19名医护人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
城乡教育发展方面,增江街积极争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增江街拓展布局,目前辖内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9所,其中幼儿园14所,小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中1所,普通高中3所,民办技工学校1所,大中专院校6所,国际学校1所,同时还加快推进增江街中心小学扩建,辖内学校涵盖了各类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在“一老一小”服务方面,增江街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1个颐康中心和18个颐康站,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建成8个社区“长者饭堂”,打造东方村引领性长者饭堂,让长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美味佳肴。同时,增江街持续关爱未成年人,加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重点未成年人结对关爱帮扶活动。
在社会保障兜底方面,增江街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精准扩面,目前辖区11个村卫生站均已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实现医保定点管理和社保服务网点全覆盖,持续保障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众,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增江街打造“一村一歌”乡村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村歌”“村舞”等乡村文化活动,完成了12首村歌创作,拍摄制作村歌宣传MV,组织村民唱村歌大型展演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举办了增江街“百千万工程”摄影大赛、西山村重启龙舟活动,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守好平安稳定底线
增江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以多元共治赋能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期间,大埔围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光耀村创建成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联益村等4条村创建成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同时,增江街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提档升级行动,充分利用“雪亮工程”平台,实现社会治理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实现监控系统全覆盖,为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筑牢社会治安“防控网”。
在平安增江建设方面,增江街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高效处置非警务矛盾纠纷,创新“庭所共建”“所所共建”等机制,建成19个乡村法治工作室,强化社区安全治理和服务,对标打造社区便民警务室,优化提升治安设施设备,增江派出所获评广东省公安机关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优秀单位,力争通过2024年国家级枫桥派出所考核;同时,增江街还发动全街力量开展交通大整治,强化重点路段交通劝导。
此外,增江街还深入推进全域服务治理,引进优质国企合作共建,通过智慧化赋能、民生产业导入等措施,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静态停车管理体系,盘活闲置资源,推进东湖印象夜经济、创业广场临时疏导点、智慧社区、充电桩、智慧食堂等多个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与广州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智慧社区,切实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正是基于这些努力与成果,增江街全域服务治理工作经验《全域服务治理解民生难题 添城乡活力》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