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正果镇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着力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的“文化古镇、绿美山城”,打造“鱼跃龙门、修成正果”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美食文化体验门户。
“文化古镇”正果的五大特色文化之一:古镇文化 从增城东汉建县时(公元201年)起,现有史迹可考的第一个县治驻地,便是正果的东北部紧挨增江的二龙争珠街(今黄屋、何屋村一带)。迄今,古镇正果已有1800多年历史。 ▲二龙争珠古渡 岁月流转,当前最能体现正果古镇文化的当属正果老街。正果老街是正果文旅小镇的核心区,拥有众多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统建筑,有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青砖大屋“梁宅”,有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供销社大楼(圆角楼)、古色古香的骑楼等等。 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微改造后的正果老街,于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广州市首批特色美食街区。每年接待游客逾200万人次,已经成为全区客流量最高的景区之一。 “文化古镇”正果的五大特色文化之一:佛爷文化 正果有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至今有800多年历史的正果佛爷寺。正果佛爷寺殿内前座供奉像,后座供奉宾公佛。 相传,宋代增城正果(古称“金牛都”)番丰村香浦塘有一牧童,8岁便喜谈佛道,天性慈善,后于明山寺削发为僧,北宋皇右元年(1049)坐化于瑞山一石上,僧徒遂以其肉躯装塑,名为宾公佛,又称牛仔佛,并建寺祀之。今正果地名即取自宾公佛在此修成正果。当地人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九定为佛爷诞,每逢佛爷诞,正果本地以及邻近各地信众不辞舟车劳碌前来正果寺烧香膜拜。 “文化古镇”正果的五大特色文化之一:畲族文化 在正果镇东南面的高山上,坐落着广州市唯一少数民族聚居村——畲族村,该村从明朝迁入增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畲族村四面环山,自然风光旖旎,民俗文化独特,拥有“广东九寨沟”之称的畲寨沟、登山步道、畲族宗祠、畲族民俗馆等丰富的文旅资源,盘王节、畲族歌舞、畲族服饰、畲族图腾等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村内枇杷、荔枝、茶叶、龙眼、青梅、杨梅等水果四季更迭,枇杷醋、米酒、菜干、腐竹等土特产久负盛名。 近年来,畲族村依托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民俗生态特色旅游产业,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州市美丽乡村”等荣誉。 “文化古镇”正果的五大特色文化之一:红色文化 正果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正果白面石村打响了“广州抗日第一枪”,在广东抗战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正果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在竹林村成立的中共竹林支部谱写了增北革命华章开篇,位于白面石村的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是当时领导增龙博地区革命的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正果是增城唯一由自主武装力量实现解放的地区。 正果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辖内拥有白面石、正果洋、亮星3个省级红色资源村,有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正果革命烈士纪念碑、白面石抗战纪念亭等8处广东省革命旧(遗)址,革命老区村庄还有水围、银场、麻冚、庙尾、乌头石、合水店等。 “文化古镇”正果的五大特色文化之一:美食文化 正果镇素以美食闻名珠三角地区,好山好水成就了正果特色乡村美食的精彩纷呈。从2014年起,正果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乡村旅游美食节,每年吸引逾十几万人次参加,正果美食节成为广州乡村美食的一张靓丽名片。 截至目前,正果云吞、兰溪濑粉、正果腊味、黄塘头菜、竹升面、畲族乌饭、酿鲮鱼、濑锅边、豆腐花等9项传统美食入选区级非遗项目,正果云吞、兰溪濑粉、鲮鱼皮、蛋散等4项小吃制作技艺标准通过国家平台认证。正果老街作为正果乡村美食的集聚地、正果美食节的主会场,可一站式体验正果特色美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