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朱村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700752101XT/2022-00055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朱村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2-11-04
名称: 读懂广州·朱村 | 这里不仅山丘石头多,历史印记也不少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读懂广州·朱村 | 这里不仅山丘石头多,历史印记也不少

发布日期:2022-11-04  浏览次数:-

山田村位于朱村街东部,

距离朱村街道办事处5公里,

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该村地处广汕公路旁,

与荔湖街、石滩镇交界,

山田、布隆、迳贝、

京山、旧莲塘面等自然村。


759869.jpg


该村主要山丘有麒麟山、亚公山、

岭头山、黄岭顶山、迳贝岭等。

因周围山丘石头多,山下是水田,

又称石山田


759867.jpg


  建村700多年,民居粤客特色明显

  世居村民石氏、黄氏、曾氏、张氏,均为汉族。石氏聚居于山田村、布隆村和迳贝村,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从安徽徽州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从南雄珠玑巷迁入本地,为广府民系;黄氏、曾氏聚居于京山村,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从广东龙川县水背迁入本地;张氏聚居于旧莲塘面村,广府民系,清朝从增城仙村沙头村迁来。


759865.jpg


  该村建村700多年,留下众多历史印记。传统民居现存30余座,粤客特色明显。广府传统民居如布隆、迳贝等,多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脊,青砖石脚墙,三间两廊,设有阁楼。客家传统民居保留较为完整的在京山村,为横排围龙屋,布局上以宗祠为中心,民居建于祠堂两边,房门向着青云巷,祠堂天井设廊道通往青云巷,显祠宅合一的客家风格。该村宗祠保留较为完整的有石氏宗祠、黄氏宗祠。


759866.jpg


石氏宗祠


759868.jpg759872.jpg


  石氏宗祠,建于明朝,1995年重修。面阔14米,进深32米,占地面积448平方米。三间三进,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穿斗与台梁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施木雕,墙楣施壁画,红砂岩石门框。头门有一对石狮,门额刻“石氏宗祠”,中堂悬挂“追远堂”牌匾。

黄氏宗祠


759876.jpg759870.jpg


  黄氏宗祠位于京山自然村的民居中央,始建于清朝,前有风水塘,后有后龙山。二进三开间,面阔15米,进深20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脊,青砖砌墙,墙楣施壁画,凹斗门,设木趟栊门。中堂天井带两廊通往民居。门额石匾刻“黄氏宗祠”,楹联为:“颖川世泽,千顷家风”。京山厅下始建于清,占地面积506平方米。四间三进,面阔23米,进深21米,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脊,墙基土石夯筑。中堂天井带两廊通往民居。

文兴石公祠


759871.jpg759874.jpg


  文兴石公祠建于清朝,2011年重修。面阔12米,进深31米,占地面积372平方米。三间三进,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琉璃瓦,正脊施瑞兽,穿斗与台梁混合式梁架结构,墙楣施壁画。头门立两根红砖石檐柱,门面是青瓷砖,麻石门框,门额木横匾刻“文兴石公祠”。

国魁门楼、登仕郎门楼


759873.jpg759875.jpg


  山田村国魁门楼始建于明,2003年重修。硬山顶,牛角脊,琉璃瓦,门额木横匾刻 “国魁”。登仕郎门楼2003年重修,硬山顶,牛角脊,琉璃瓦,门额木横匾刻“登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