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4月18日在增城区小楼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增城区小楼镇镇长汤宇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小楼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及区委“十个奋勇争先”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全力保障粮食生产,以非常之功破解发展之难,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获得新突破、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镇规上工业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全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同比增长63.87%,增速全区第三;农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同比增长2%。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监测优化服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制造业保持稳步增长,制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全力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引导制造企业技术升级、增资扩产,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推动引导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升级,已建成正旭喜记迟菜心酱、丽之乡丝苗米粉等深加工生产线,全力申报腊圃村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用地。加大惠企政策扶持力度,协助金农公司、河盛汇公司等企业申领财政补助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社会投资2.0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1.3%,工业投资458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458.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功召开“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仙榄沙龙招商推介会,组织80余次招商活动,完成新洽谈入库项目数5个,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均100%完成区下达任务,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
(二)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融合发展格局初步显现。围绕农业专业镇定位,构建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农村电商四大产业板块,打响“一仙姑、一棵菜、一粒米、一头猪、一条鱼”特色品牌,全力推进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发展,推动建设丝苗米全产业链基地,支持金农现代农牧一体化产业基地稳产保供,扶持大刺鳅养殖基地智慧升级,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何仙姑文化旅游景区、腊圃村乡村振兴综合提升项目、沙岗村共享乡村精品民宿等项目相继动工建设,指导建成“链上小楼”农文旅数字平台,成功举办何仙姑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暨迟菜心美食文化节、邓山打榄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更加深入。积极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村,腊圃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共同富裕稳步推进,增强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刺鳅养殖基地、腊圃村乡村振兴综合提升等项目的联农带农水平,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融入增城北部生态产业布局,主动联动东部中心发展,全力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吸引产业和人才打造更加优质环境。扎实做好对口帮扶等工作。
(三)大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阔步前行。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渔牧蔬果产量均实现增长,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达9189吨,同比增长9.98%。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增1家市级龙头企业和1家区级龙头企业,成功申报2家区级家庭农场和1家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抓好垃圾分类、水环境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新建秀水村、罗坑村2所农村公厕,引导竹坑村、腊圃村等村通过建章立制常态化组织村三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绿美小楼建设,全面落实好林长制、河长制。完成63.2公里污水管道移交,地表水水质考评并列全区第一,邓山涌小微湿地获评“广州市小微湿地示范点”称号。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有序推进8363亩森林改造培育、7公里森林步道建设等6个生态项目建设,邓山村获评2023年度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推进“羊城村官上大学”,育强“头雁队伍”,竹坑村获评市级“巾帼头雁村”称号,腊圃村在增城区首届“荔乡头雁”擂台大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蓄人才动能。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做优“政府搭台、村企唱戏”合作平台,引进区城投动工建设腊圃村乡村振兴综合提升项目,优化腊圃村农村风貌和农贸商业功能,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积极利用政策,盘活农村资源,协助沙岗村稣生现代农业公司办成全省首例农村土地经营权颁证及抵押融资业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打造一室多能新型警务体系,创建六大警务区,建立“1+6+N”联动机制,推进城乡社区警务与综治网格管理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新乡贤+”工作机制,营造关心重视乡贤的良好氛围,建立635名新乡贤人才信息库,强化村社与乡贤的沟通联络,鼓励引导乡贤返乡投资创业、指导乡村事业发展。
(五)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教育医疗水平持续提升。构建“镇村家校”四方联动体系,省教育强镇复评获得优等次。扎实推进“五好”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有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省级复评,腊圃村、江坳村、庙潭村、小楼村四个村荣获市级卫生村称号。促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展中医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上的作用。持续跟踪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就业创业服务成效良好,扩大乡村公益性岗位,扎实开展根治欠薪系列行动,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2.5%。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完成正隆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危房)重建工程、大楼涌桥梁改造工程和何仙姑文化景区周边环境及风貌综合整治提升等项目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努力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达2.1万人和3.6万人。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优育健康检查,全年共检查208人,发动825名妇女参加“两癌”免费筛查。全力做好残弱群体关心关爱工作,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站,推进儿童友好城镇建设。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建9个颐康服务站,完成21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全覆盖,打造“卫生院+敬老院+居家养老平台+护理站”联动的农村医养联合体,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功申报腊圃虾堆制作技艺、仓沮圣庙开笔礼文化等7项区级非遗,成功举办仓沮圣庙开笔礼、教育高质量发展文艺汇演、“百千万工程”杯篮球赛等文体活动,腊圃村村歌荣获全区村歌大赛金奖并入围全国村歌大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统筹发展与安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用好用活新型警务体系,强化网格管理,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网格事件办结率100%,全部化解23宗非警务矛盾纠纷案件,2023年度我镇群防群治工作质效考评全区第一,获评优秀群防共治先进单位。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工作室建设,建成邓山村法治乡村工作室,营造良好乡村法治环境,获评2023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安全生产形势和“三防”工作稳定向好,启动防暴雨响应33次,安全转移人员125人;持续开展危化品和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燃气、消防、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建筑工地、防溺水等重点领域专项排查整治,全年行政执法立案82宗,处罚80宗,罚款共计33.53万元。扎实推进市场智慧监管系统建设,系统安装率达92.45%。深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成功查处1宗涉假案件,拆除涉假场所215平方米建筑。推动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完善“一厅五室”建设,信访维稳总体保持稳定,获评广东省2023年信访工作示范镇,为全区唯一获评单位。
(七)持续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贯彻落实上级保密工作要求,修订完善《增城区小楼镇政府行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印发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出庭应诉工作办法等7份法治相关文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3年行政诉讼案件应诉率100%、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杜绝“四不”问题发生。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优化调整出租屋管理职权机构,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及时、主动、准确公开政府信息85条,受理答复10份政务信息公开申请。政府作风建设持续加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政府系统公用经费。
过去一年,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军民融合、退役军人事务、打假打私、宗教侨务、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保密、地方志、工青妇、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小楼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小楼镇人民政府,向为小楼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小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内外因素叠加、结构性周期性矛盾交织,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经济规模还不够大。产业发展能级不高,龙头企业偏少,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仍需提升,税源培育需要加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村域经济发展动能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偏低,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有较大差距。三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有不足,民生保障与人民美好生活期待还有差距,改善民生任务依旧繁重。四是政府治理能力有待增强。部分干部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够,业务本领、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斗争精神有所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信心底气,迎难而上、奋勇前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奋力谱写小楼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和区委“十个奋勇争先”工作要求,锚定“仙姑故里·小楼人家”目标追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增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小楼力量。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率保9%、争10%;固定资产投资如期完成全年监测任务指标,工业投资力争同比增长10.4%;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全区增速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发展现代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增城区“芯”“显”“车”等主导产业,重点推动小楼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煜鑫、万仕德等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增资扩产,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从农产品初加工升级转向农产品深加工,推进荔穗丝苗米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做优做大“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农村电商”四大产业板块。推动金农现代农牧一体化基地、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两个重大平台建设,打牢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力争腊圃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用地报批落地,打造增城北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创新发展农文旅深度融合新业态,用好用活何仙姑文化、迟菜心美食文化、邓山打榄文化等文化旅游农业资源。提升农村电商能级,大力推动全镇农文旅资源登陆“链上小楼”线上平台,支持何仙姑商业街农产品直播基地做大做强。
狠抓招商引资。落实营商环境6.0改革,树牢“全员招商员”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做好企业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擦亮“增心办”品牌。落实“民营经济20条”等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盘活闲置储备地块和农村闲置房屋,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主体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就地致富。
(二)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持续打响“一仙姑、一棵菜、一粒米、一头猪、一条鱼”特色品牌。持续深化农业专业镇建设,抢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广州东部中心建设机遇,加快推动何仙姑文化旅游景区建成运营,全面拓展何仙姑文化业态,用活何仙姑特色IP,深化与环球数码公司合作,引入动漫电影制作,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支持迟菜心省级农业产业园完善产业链,优化联农带农机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构筑创新引领的提质增产全产业链,并积极拓展迟菜心产品类型,提高迟菜心整体利用价值,开发提升农旅业态规划设计,打造迟菜心深度体验观光游览综合体,推动迟菜心拓宽产业融合的横向边界、延长产业链的纵向深度。大力推动荔穗丝苗米全产业链基地建成投产,打通种子、育秧、种植、农机服务、烘干、存储、初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打造高耦合的小楼特色品牌全产业链,增强联农带农惠农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金农猪场从产量提升转向品质提升,大力抓好饲养周期、富氧环境、运动量、饲料营养等“四个”提升,利用菜头菜尾、米糠米碎加工成营养价值高的猪饲料,养好“小楼年猪”,提升单品产值;同时,积极挖掘养殖基地综合价值,整合周边农业生态资源,开发研学旅游业务,建设以猪为主题的研学体验旅游基地。优化大刺鳅养殖模式,提升智慧化养殖水平,扩大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用好用足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垃圾分类,做好乡村公厕管护,提升仙榄沙龙新乡村示范带、小楼人家新乡村示范带示范效应,营造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继续做好建筑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正隆村、竹坑村和河洞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房功能,提升农房品质,大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行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更多农村集体增收途径,稳定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创建一批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做好东西部协作、省内驻镇帮镇扶村、对口帮扶工作。
(三)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教育医疗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倡导乡贤捐资助学,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卫生健康医疗服务,发挥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婴幼儿照护、孕产妇免费接送分娩、中医药服务发展,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力促全镇医疗健康服务更便捷、更优质。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工作,推进正隆村、九益村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狠抓水利设施建设,力争推动二龙河农场陂改造工程、腊圃村流陂桥灌溉泵站等项目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对长岭村、庙潭村等18个自然村进行生活污水系统治理提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三项工程”羊城行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村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推动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新业态、灵活就业群体参保覆盖面。抓实抓细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推动所有颐康站投入运营,打造综合养老服务示范点和“长者饭堂”示范点。推广做好“我不菜”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计划品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国防动员、武装、海防打私、对台事务、民族宗教、文史档案、保密、工青妇、提高残疾人就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促进青年发展。
(四)深入推进绿美小楼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仙姑故里小楼人家”
高品质建设绿美小楼。实施4233亩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1200亩景观绿廊提升美化工程、144亩绿美家园优化建设工程等项目,推进多彩林、森林步道、广州市小微湿地示范点建设,力争更多的森林步道、沿江碧道、绿地小公园等项目落地小楼。实施“河长制”“林长制”。抓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植绿氛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交办案件整治。加强水污染源头治理,强化排污口排查整治,巩固水质监测成效。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涉气企业、餐饮油烟管控,持续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效。从严打击惩处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等行为。加大环保知识宣传,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污染防治格局。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美丽经济,培育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和林业龙头企业,壮大北园绿荔枝、乌榄等林果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动水发能源光伏项目建设。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创建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村居。
(五)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粮食产能提升、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夯实农业生产根基。加强基层三防能力建设,抓实抓细森林防灭火工作,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守稳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重点领域深化隐患排查整治,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数字化监管,提升监管水平。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抓实抓牢社会治理。提档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打造基层治理强大阵地。充分释放新型警务体系效能,优化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移交处置机制,深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进法治乡村(社区)工作室建设,推广邓山村法治乡村工作室经验,更好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落实网格化管理,健全“网格+”融合机制,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入实施来穗人员融合行动。
(六)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增强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在小楼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法治小楼建设,严格实施重大行政决策规定程序。深化法治乡村工作室建设。加强财会监督,规范财经秩序。高质量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持续改进政府作风。严格执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化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和警示教育,推动政府系统干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评价监管,严控新增支出,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折不扣狠抓落实,不等不靠主动担当,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小楼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建设贡献小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