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村是革命老区、鱼米之乡,更是广州著名的“三月红”荔枝主产地。近年来,竹园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挖掘红色文化,致力建设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一、全村种植“三月红”荔枝2700亩
竹园村地处仙村镇东南部,位于西福河下游与东江河交汇处,全村面积2.7平方公里,下辖竹园涌、新基、岗鼻头3个自然村。据《增城县志》记载,竹园村古时名为竹园涌,因茂林修竹且河流众多而得名。该村土壤肥沃,鱼塘众多,盛产香蕉和“三月红”荔枝。
在竹园村,有一片四面环水、泛绿流翠的荔枝林,名为荔枝岛,岛上盛产早熟荔枝“三月红”,大部分荔枝树龄从20多年到100多年不等,高矮不一、错落有致。据竹园村党支部书记阮秀梅介绍,竹园村种植“三月红”荔枝已有400多年历史,目前全村种植“三月红”荔枝达2700亩,其中仅荔枝岛就有1600亩,是广州著名的“三月红”荔枝主产地。“荔枝岛内种植有多种水果,除荔枝外,还有番石榴、香蕉、龙眼、青枣、杨桃、番薯等优质农产品。”“三月红”荔枝是竹园村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全村荔枝种植面积的70%。2008年,竹园村“三月红”荔枝获得广东省无公害产地认证,并注册了“竹园涌”品牌商标。
竹园村“三月红”荔枝以果大、肉厚、晶白、爽甜、多汁的特点深受市民喜爱。最近几年,每到荔枝成熟上市的季节,就会有大批商人不约而同地来到竹园村采购荔枝。此时,村民们会将一筐筐新鲜采摘的荔枝摆放在桥上销售,这也成了竹园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阮秀梅表示,受疫情影响,村民们不能外出,反而在打理荔枝方面更加用心。“前年‘三月红’荔枝收成量达十几万担,去年是小年,今年荔枝产量还不能估算出来,因为还有落果期,预计5月中旬就可以品尝到‘三月红’荔枝。”阮秀梅说,近几年来,竹园村每年都会开设专门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今年将视疫情形势适当采取防控措施。就目前来说,进入贸易市场的采购者必须持有“绿码”,并登记姓名、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信息,测温达标后方可进入,以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重建抗日英雄故居 传承红色文化
竹园村人杰地灵,是仙村镇革命老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抗日英雄阮海天的故乡,现今还保留着阮海天故居和他当年教书的小学遗址。
阮海天于1936年加入共产党,1938年2月担任仙村支部书记;同年秋,他在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增城工作队的协助下,建立抗日自卫团仙村大队;同年10月下旬,他与抗日自卫团仙村大队队长单容沛等率常备队及武装群众数百人,在仙村涌截击侵犯仙村的日军,打响了增城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2018年,在政府牵头和村干部的推进下,竹园村开始重建阮海天故居,致力于打造一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