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引领是关键。标准代表规则话语权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是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一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即将到来的10月14日是第54届世界标准日,2023年世界标准日广东主题为“标准赋能美好生活”,广州主题为“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增城区市场监管局立足地区产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标准创新发展,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标准化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美好生活。目前我区企事业单位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465项,包括国家标准284项、行业标准44项、地方标准43项、团体标准94项,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各个领域,6家企业17项标准上榜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不断凝聚我区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标准研制,我区重点产业发展话语权进一步强化
我区将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出台《增城区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大力支持我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今年我区电子五所、珠江钢琴、五羊本田、碧嘉材料、宏大民爆、标格达精密仪器、新兴电缆等企业完成29项国家标准研制、9项团体标准发布,范围涵盖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半导体、碳中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及摩托车、电线电缆等传统产业领域,其中等同采用IEC、ISO相应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共16项,《电线电缆“湾缆标”质量承诺及赔偿规范》湾区标准1项,有效提升我区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
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鼓励、指导相关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中汽研华南总部申报的“广东省智能电动汽车关键评价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2023 年度广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为我区近5年首家获批建设省级标准化试点的企业,以标准引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服务行业标杆。
实施“标准化+”战略,我区特色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场监管、农业、人社、文体旅游等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将加快构建农业高质量标准体系、创建“增城小吃”制作技艺团体标准等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坚持高位推进,推动标准化工作与旅游业、现代农业、特色餐饮等增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成功建成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优质稻标准化示范区,形成可供行业领域复制推广的标准模式。
我区围绕丝苗水稻、迟菜心、增城荔枝、派潭凉粉草等优势农产品,积极开展农特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及地理标志标准制定工作,今年新增《增城主栽优质荔枝果品等级规格》团体标准1项,并有8项农业类广州市地方标准正在制定中,通过制定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农业技术标准,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助推我区现代农业进行标准化升级。
我区拥有众多特色小吃,近年来,区人社、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特色小吃标准化工作力度,去年成功发布正果云吞、兰溪濑粉、鲮鱼皮、派潭盖仔粉、朱村鸡饭、东江鱼包等6项“增城小吃”制作技艺标准,今年再添新塘咸肉粽、顾屋烧花腩、正果蛋散、腊圃虾堆4项团体标准,对特色小吃的食材选择、制作工艺、烹饪手法等进行科学定量,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增城特色小吃制作技艺上的技术支撑,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收入提升。
深化标准帮扶,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广州市标准化发展实施纲要》,聚焦我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制造业重点行业,以及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走访,普及标准化知识,传播标准化理念,增强企业标准化意识,推动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结合实际制定自身的标准化发展战略。今年区市场监管局举办《实用标准写作技巧》《企业标准化建设》《“新塘牛仔”服装区域品牌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解读等培训5场次,组织企业参加广州市举办的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对标达标、标准“领跑者”等培训6场次,有效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意识和能力。深入实施对标达标提升行动,推动企业对接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优化自身企业标准,目前我区已有85家企业完成对标达标,发布对标结果146项,有效带动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附件:世界标准日国际海报
世界标准日中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