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潭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干群合力、健全制度机制等多方面的努力,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据统计,2024年全镇共提升农房风貌241座,其中“赤膊房”200座、微改造41座,农房风貌得到有效提升。
一、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农房风貌提升
派潭镇成立农房风貌管控小组,深入摸查全镇农房现状,结合镇内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等特色,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房风貌管控总体规划,以及统筹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在上九陂村岭南特色样板村建设中,整治“三线”7公里,实现主干道硬底化100%、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100%,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及村史馆建设与农房风貌提升同步进行,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风貌。
二、凝聚干群合力,提升存量农房风貌
派潭镇广泛宣传发动,镇村干部带头示范,普及优秀农房案例与政策法规,鼓励村民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房建设监督管理。在高滩片区农房风貌管控提升项目中,村民自发成立监督小组,与干部一起对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监督,确保了改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干群之间携手合作,不仅提升了乡村农房风貌,更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与主体意识,形成全镇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制度机制,规范新建农房管控
派潭镇制定《派潭镇农村建房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农房建设的申请条件、审批流程与监管职责,建立联合审批机制,确保农房建设符合风貌管控要求。此外,还探索建立农房风貌维护长效机制,鼓励村民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约定农房维护责任与义务,共同维护乡村建筑风貌的统一性与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