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区发改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委政法委的工作部署,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扎实有序抓好落实平安建设各项任务,努力为平安增城建设贡献发改力量。
一、加强涉众型金融风险防控
1.夯实风险防控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宣传学习《金融风险问责条例(试行)》,督促各部门各镇街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在全区形成严肃监管氛围。二是健全完善处非工作机制。印发《增城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同步实施风险排查、打击处置、整治规范、建章立制和宣传教育五大类措施,全方位打击非法集资行为。
2.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综合运用现场和非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对区内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一是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合规经营情况开展季度现场检查,并向其传达各项监管政策规定,确保其依法依规经营。二是督促区内地方金融组织按时填报广东省地方金融智能监管系统,上报每月经营情况,确保及时跟踪监管到位。三是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非法金融广告的排查,及时查处相关违法广告,全年检查金融广告共945条次。
3.抓实风险隐患排查处置。一是坚持露头就打、消除后患的原则,联合各职能单位通过现场排查、约谈企业负责人等方式,全面深入核查处置金融放贷领域风险线索23条,线索核查处置率达100%,目前暂未发现非法放贷风险。二是坚持追源溯流、多管齐下的方式,全年累计核查处理涉房地产领域投诉、信访事项6宗,主要涉及区内房地产企业涉嫌引导购房人员办理“首付贷”等。目前,区内涉众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区域金融秩序持续保持稳定。
二、有效提升区域信用建设水平
1.筑牢信用建设基石。印发《增城区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压实压紧各部门各镇街信用工作责任,推动区域信用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2024年第三季度全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第7,较第一季度上升了4名。全量归集行政信息、水电气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信用信息数据144万余条,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在行政审批、上市服务等10个领域应用信用信息报告,在农业、商务、养老等17个领域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2.建强建好信用平台。打造信易贷平台增城专区,在各镇街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专区和信用服务窗口,积极服务企业降本增效。上线“信用增城”移动端服务,为增城区信用建设提供数字化载体。深入推进一区一品牌“信用+农文旅”和信用街镇、信用园区建设,擦亮增城信用品牌。开展信用宣传活动超150场,营造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氛围。
3.拓展信用应用新场景。一是打造“信用+基层治理”模范样本。在石滩镇下围村建立志愿者信用激励制度,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居治理,获评第五届广州市“诚信兴商 信用智创”信用创新应用案例。在仙村镇设立文明诚信积分超市试点,举办基层公益活动62场,带动228位志愿者参与,促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二是推进实施跨区域信用联动。谋划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跨区域信用合作,推进增城、从化、博罗、龙门两区两县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引领区跨区域“信用+文旅”品牌。
三、深入推进平安宣传教育工作
1.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利用春节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科普短视频和新闻报道13篇次,点击阅读量超5万次,有效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扎根镇街和农村重点场所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张12万份,张贴海报4288张,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微视频和标语近20万条次,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2.开展国防宣传教育。组织到企业、党校开展海防理论、国防法等宣传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配合上级举办“‘穗动-2024’暨珠三角天盾演习”防空演习活动,积极向人民群众普及人民防空知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