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广州市增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20-01-23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现公布广州市增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共6个部分组成,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公开发布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zc.gov.cn/)。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广州市增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系。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道挂绿路12号

      邮编:511300

      电话号码:82755389

      一、总体情况

      2019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为主线,以服务中心、方便群众为立足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重点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规范主动公开的程序,依法、及时、准确公开相关政府信息,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一)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2019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3条。其中,组织机构类信息2条,部门文件类信息54条,行政执法类信息2条,办事指南类信息1条,工作动态类信息50条,财政预决算信息2条,其他信息12条。

      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发布政府信息情况: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123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信息15条。

      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等其他方式回应事件13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2019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51宗。其中,当面申请5宗,占9.8%;网上申请41宗,占80.4%;信函申请5宗,占9.8%。

      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共49宗,申请主体撤销申请4宗。其中,属已主动公开范围2宗,占4.1%;同意公开7宗,占14.3%;同意部分公开4宗,占8.2%;不同意公开15宗,占30.6%;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15宗,占30.6%;申请信息不存在2宗,占4.1%;申请内容不明确1宗,占2%;其他答复情形3宗,占6.1%。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局办公室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负责部门,主要职责是承办信息公开事项、维护和更新政府信息、编制信息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年度报告、保密审查等工作,严格执行层级责任制和督办工作机制,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坚持做到政府信息公开前依法依规严格审查,建立完善保密审查制度,做好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的管理工作,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平台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制度。组织推进住房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信息,如住房救助事项对象认定、救助标准,住房福利补贴申领及申请审批程序相关政策,住房救助款物的管理使用、福利补贴发放情况的公开。突出做好我区重大建设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工作,发布项目招标投标信息(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及中标结果公示)。

      2.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积极公开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清单共464条,做好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梳理及完善。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前共9个事项可以实现全程网办。

      3.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开展随机抽查,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据统计,2019年我局分别开展建筑工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领域抽查,共计抽查企业数1146个,抽查个体数156个。

      4.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施工许可阶段流程,高度整合竣工联合验收阶段。一是优化初步设计审查和概算评审。目前,我区已取消社会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审查事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审查,行业主管部门批复初步设计(概算)。二是实施建设工程联合审查工作。将消防、人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三是简化施工招标前置要件。取消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前置要件,将用地和规划的审批手续与招标工作脱钩。推进招标文件电子备案,实现了招标备案业务的“全网办理”和办事人“零到场次数”。四是优化施工许可办理流程。实施告知承诺,合并施工许可和质量监督登记办理,实现一次申报,同步审核, 无纸化“全网办”,办事指南由2个缩减为1个,应提交资料由21项缩减为8项(其中2项可承诺),缩简资料达61.9%,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大幅压缩50%。今年共办理施工许可证269项,报建量较去年同比增长9%。五是竣工验收实行“联合验收”。明确区住建部门牵头、规划和自然资源、消防、人防、水务、档案等部门协同处理,共同推进,实现“全网办”“零跑动”和“一网打尽”的便利,达到“一次出齐所有文件”,目前我局已牵头办结92单联合验收。

      (五)监督保障情况。

      一是加强工作能力建设。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在局务会议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汇报,研究推动工作,审定重要政务公开文件。履行好重大政策“第一解读人”职责,对政策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积极参加区政务办组织的政务信息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

      二是畅通公开渠道。主动公开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畅通信函、传真、网上处理系统等多种受理渠道,公开领导分工、主要职责、内设机构、政策法规、部门主动公开文件,推进政务服务公开工作。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2019年,我局接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1宗,处理结果维持。未接到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本年新制作数量本年新公开数量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000
    规范性文件00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上一年项目数量本年增/减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16+91051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67+88252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上一年项目数量本年增/减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363-16
    行政强制20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上一年项目数量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20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采购项目数量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91021450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总计
    商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492000051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000000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一)予以公开9000009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5100006
    (三)不予公开1.属于国家秘密000000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000000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000000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1000001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000000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2000002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9000009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1000001
    (四)无法提供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171000018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3000003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0000000
    (五)不予处理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0000000
    2.重复申请1000001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000000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000000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0000000
    (六)其他处理1000001
    (七)总计492000051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000000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结果纠正其他结果尚未审结总计未经复议直接起诉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结果纠正其他结果尚未审结总计结果维持结果纠正其他结果尚未审结总计
    10001000000000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依法公开意识有待加强;内容公开不够全面,格式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监督考核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统筹指导、部门沟通联动,着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力度,使信息公开更加有序、便民、高效。

      二是认真梳理政府信息公开事项,查漏补缺,确保应公开的政务信息全部公开。同时严格保密审查,严把质量关。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工作人员政务公开意识,提高信息采集、编辑能力,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四是重视监管和考核,做到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检查、定期有通报、年终有考核,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