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投资管理服务水平
(一)全面贯彻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减少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建立高效便捷的“并联”审批办事流程,合并报审,技术先行,压缩审批时间等方式大力推进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为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印发了《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增府〔2017〕9号)和《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增城区重点企业投资项目服务工作制度的通知》(增府〔2017〕10号》基础上,于2019年4月补充印发《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增府〔2019〕6号),将相关的改革事项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落实,从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二)根据《增城区服务企业二十条措施》要求,我局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中试行承诺制审批,并制定《增城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操作指南》。在增城区区域内拟投资建设的总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含5亿元)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实行试行承诺制审批。可承诺内容:(1)外商投资项目备案所需的中外投资各方企业注册证明材料、投资意向书及增资、并购项目的公司董事会决议等资料;(2)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所需的规划选址意见和用地预审意见。通过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实施。
(三)打造项目审批高效平台。一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办理时间,所有审批、备案事项,只要符合办理条件,一律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是减少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取消环评、节能审查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置条件,将用地预审、规划选址调整为并联审批,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三是大幅压减第三方技术审查时限,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估时限由法定的13-15个工作日压减为5-8个工作日。四是促进企业投资便利化,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只要是负面清单和核准目录以外的项目,一律实行全流程网上备案管理。通过以上措施,2019年,依法依规办结政府投资项目审批436宗、基建工程项目招标核准436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295宗、商品房屋建设项目计划备案27宗。
二、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工作
(一)开展大调研,摸清我区营商环境现状。一是组织区科工商信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住建局等18个部门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梳理总结省、市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在增城区的落地情况以及增城区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管用可行的特色创新措施,查找我区营商环境短板。二是开展企业网络问卷调查。区发改局会同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对全区11个行业合计604家企业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增城区)营商环境调查报告》上报区委、区政府。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增城区营商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81.6%,对政务环境、纳税环境的满意度较高。该调查结果直观地反映出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市场主体“获得感”和诉求,为我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订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对标国家、省、市,形成政策引导。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2019年工作要点》《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牵头制订《广州市增城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瞄准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纳税、获得用能(水、电、气)、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跨境贸易、推进“一网、一窗、一门、一次”通办、打造“我来办”项目筹建品牌、推动增城经开区开展国家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等11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加强统筹部署,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措施做实做细,着力营造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强化考核作用促落实。一是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指标评分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考核部门《增城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落实情况和其他促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情况及成效,努力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二是根据《广州市增城区机关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度广州市增城区机关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起草2019年度“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工作”相关工作绩效考核通知,健全考核运用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切实把考核“指挥棒”用足用活用好,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
三、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加强涉众型金融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综合运用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我区小贷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监管,目前运行平稳,未出现风险情况,今年以来我区还加强了对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排查摸底,共计摸排融资租赁公司7家,商业保理2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96家,并要求其规范经营,加强风险预警防范。
二是构建防控金融风险的“天罗地网”,通过与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签订定制化协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加强金融风险线上摸排,制定我区常态化排查工作方案,多部门联动开展风险企业现场排查,今年以来重点排查企业1063家。
三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利用短信、微信、视频、大型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领域犯罪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印发了《关于影视文化艺术品投资、新能源产品销售等营销模式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醒警示》,提醒群众注意防范这类营销模式的风险,组织在区内10个高校开展防范校园贷风险巡回讲座活动,全区12800余名入学新生参加了讲座,为新生普及了防范校园贷风险和信用诚信建设等金融知识。
通过以上措施,我区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2018年,我区共受理非法集资案件9起,立案9起,总涉案金额22亿元;2019年以来,我区共受理非法集资案件4起,立案4起。总涉案金额3550万元,案件数、涉案规模均呈大规模下降趋势,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我区共有32宗由广州市督促限期整改的重点领域失信案件,涉政府、村镇集体组织28宗,涉国企1宗,涉金融电子商务领域3宗。区信用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整改工作,并加强与法院、市信用办的沟通协调,督促失信主体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并制定专项方案,分类整治。涉政府、村镇集体组织的28宗案件已完成28宗;1宗涉国企案件经整治已退出了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督办名单;3宗涉金融领域失信案件,均已完成整治。
为防止发生增量案件,区信用办主动出击,会同区法院、区司法局,组织全区各部门、镇街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别开展失信问题排查治理工作,已排查梳理2010年以来政府机构、村镇集体组织未履行判决义务案件107宗,其中涉政府机构案件20宗、涉村镇集体经济组织案件87宗,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推进未履行判决义务案件的治理。初步完成整改40宗,其中涉政府机构案件12宗,涉村镇案件28宗。
四、加强粮食收购审批,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2019年,我局依法依规办结粮食收购许可证7总,办结率100%。我局通过简化办事流程,公开办事程序,推进标准化管理和网上办理,明确审批标准和办理时限等一系列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审批的自由裁量权,实现办理过程公开透明、办理结果有明确预期,建立健全收件凭证、一次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咨询服务等基本服务制度。办理时限除新申请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改为7个工作日外,注销、延续、变更等项目均为即办件,当日即可办结,切实提高了单位行政审批效能,优化了服务质量。
广州市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0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