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分局在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公安和平安增城建设,2024年1至12月,全区110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刑事立案同比下降,抓获违法人员同比上升,逮捕率同比上升,社会治安呈现“两降两升”良好态势。分局毛振远同志被确定为第一批广东省公安法治人才库入库人员,充分发挥人才在法治公安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现将我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一是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完善党领导公安工作的制度机制。分局党委会议16次专题研究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公安建设等相关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重要内容,切实做到把法治建设与公安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2024年8月14日上午召开了全区公安机关法治建设和所队第一责任人述法工作会议;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成立以分局长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监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层级工作体系。三是分局印发《增城区公安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提升“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能力水平,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
(二)加强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宣传教育
2024年6月初制定了《2024年增城区公安机关普法工作要点》《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广州市增城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开展宪法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110”宣传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宣传;分局组织新入职民警进行宪法宣誓,增强新入职民警使命感和责任感。2024年增城区“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增城区凤凰城中英文学校隆重举行,增城区委书记、区禁毒委主任赵国生出席火炬传递活动。同时,分局以《创新“123”工作举措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亮点,申报“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被广州市公安局作为代表作品推优。
(三)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公安规范化水平
一是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工作机制,以制度先行,筑牢法治之基,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二是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分局将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作为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必经程序,同时切实发挥公职律师的作用,2024年经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文件60余份、执法指引30余份,依法审核各类政府采购合同560余份。三是强化执法办案效能。着力构建依法、规范、高效的执法办案体系,组织制定实用性强的执法指引。2024年,分局组织敏感疑难案件集体审议116宗,重大敏感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9宗,举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扬言个人极端行为案事件规范处置”专题培训。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常态化组织研究部署依法打击工作,如“夏季行动”、“净土清源”专项治理、“荔剑2024”系列等专项行动,受到省厅、市局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和表扬,极大地提升了分局打击效能和新质公安战斗力,为营造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完善执法监督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一是办案场所提质增效提升执法安全规范水平。分局启用新塘、荔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强力推进全量案件进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办理,全面提供“九统一”执法保障服务,有效为基层减压减负。二是深化大数据平台应用,以新执法办案系统、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为依托,对网上警情分流、案件受理、案件办理、强制措施的采取与解除等实现预警功能,充分利用平台数据赋能,有效促进案件快办快结工作。三是全力推进“法制员+”工作机制,强化对“警情、案件、财物、场所、卷宗、系统”的监督管理,从源头防范“有案不立、立而不侦”的执法风险隐患。四是依法行政,规范执法。2024年1至12月份,分局行政处罚6818宗,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91宗、行政诉讼(含二审)44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4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100%,依法办理政府信息公开91宗,2024年收到各级人大和政协交办的建议提案70件,已全部办结;五是持续深化受立案和刑事案件“两统一”机制改革。2024年来,受理不予立案复议112宗、办结118宗、提交不予立案复核答复书34宗,办理国家赔偿案件5宗,均无撤改的情况。六是建立多维度执法监督管理模式。全年对民警因执法问题建立黄、红牌警告机制,开展集中执法约谈18次,全面压实监督管理责任,执法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法治公安建设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五)强化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增强专业执法技能
一是举办“荔乡警营大讲堂”执法培训类17期。针对法律文书制作、办案程序、证据收集、系统操作、新法新规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民警执法办案基本功;二是提升主体法律素养。组织法制大队民警参加市局轮训、参加法治大讲堂1700多人次,办案领导及民警“旁听庭审”30批次287人;三是通过省厅、市局、分局召开的周调度会,分析曝光执法问题,以点带面正确引导民警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教育民警每一项执法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四是组织学法考试。鼓励民警积极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有效提升民警法律素养。至2024年,分局共有公职律师12人,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70余人,取得高级执法资格44人。
(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营造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
一是坚持精准打击,以高质高效侦查中心支撑打击工作。2024年6月份,分局成立侦查中心,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核心要素分类研判、综合碰撞、精准输出,为应急处置、线索研判、现场执法、人员抓捕、深挖扩线等提供精准、实时、全天候的情报支撑,服务决策、支撑实战、指导基层,切实有效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法治化。全区涉案流动人口登记率、粤居码持码率持续保持全市前列。加强“荔安联盟”建设,牵头组建社区警务团队力量。三是有效推进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试点工作。不断优化清单案件类型,在公安部216类负面清单案件基础上,分局对清单内案件不断优化调整至311类;制定配套刑事案件立案审核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四是优化公安政务服务质效,深化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落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高层次人才专场、“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等专题服务。
二、主要存在问题
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存在主要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执法监督协作机制有待强化,监督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分局执法监督管理已构建“大监督”格局,但协同配合上需进一步增强,层级监督及专门监督、警种监督、执法主体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监督合力。二是执法精细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对照新质公安战斗力的要求,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能力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亟需进一步提升。三是执法主体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面对日益复杂执法环境和严峻挑战,执法主体需强化学习研究,增强进一步应对和解决问题能力。四是矛盾纠纷化解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不断增强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及解决风险隐患能力,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新管理体系为保障,持续强化政治能力淬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从纪律上净化和保障队伍生态,打造品格过硬、本领过硬、勤廉过硬、绝对忠诚过硬的公安铁军。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战为导向,统筹组织各业务警种通过“荔乡警营大讲堂”“荔乡智慧警务夜校”等警种主训品牌以及送教上门等形式,加强民警业务能力培训,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和法治化水平。
二是以新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推进新型警务。加强片区智慧侦查中队建设,全力构建新型打击运行模式;执行“1+5+N”运行模式,促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得到全面升级。持续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构建行政、刑事案件办理全流程数据指标体系。
三是持续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强化不稳定因素收集研判,深入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打私、打假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努力为法治政府、法治广州建设、增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