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府函〔2022〕41号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更正增城区3处传统风貌建筑名称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规定,现决定将传统风貌建筑“四丰村东江纵队纪念碑”更正为“四丰村东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纪念碑”、“冯村冯奇季”更正为“冯村冯季奇”、“沙滘村玉虚宫”更正为“沙角村玉虚宫”。请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管理责任,依法依规做好传统风貌建筑的管护和利用工作。
附件:增城区3处传统风貌建筑简介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1日
附件
增城区3处传统风貌建筑简介
序号 | 镇街 | 名称 | 地址 | 简介 |
1 | 增江街 | 四丰村东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纪念碑 | 增城区增江街四丰村南轩洞社路 | 始建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为纪念东江纵队而建,纪念碑占地6.50 ㎡,依山而建,坐东朝西稍偏北,面向村道,碑底四周两级石阶由花岗岩石、砂岩砌筑。纪念碑平面形制为方形,主体材料为花岗岩向上略有收分,顶部为曲线横向收顶,正中上方嵌有五角红星,正下方碑上原刻有东江纵队详细的文字介绍。 |
2 | 宁西街 | 冯村冯季奇 | 增城区宁西街冯村村怀远中路一巷38号 | 始建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由冯村村族人修建,原用于宗祭祀场所,现状功能延续。该祠堂为岭南风格,传统三间两廊建筑,三间三进带两天井。砖木结构,悬山顶,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正面墙面已经贴瓷砖。前廊两根红砂岩石檐柱,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结构。石刻灰塑精雕细刻,封檐板与梁架木雕精致细腻。凹斗门,红砂岩石门夹,双扇对开木板门。封檐板下悬挂刻有“冯季奇”字样的木匾。前方有旷地,左右两侧为民宅。 |
3 | 仙村镇 | 沙角村玉虚宫 | 增城区仙村镇沙角村旧村街 | 于光绪二十年秋修建。建筑风格为岭南传统,广府风格。平面布置一间二进,门厅—祭祀堂式的祠堂布置风格。后座屋顶后改,山墙顶部改为红砖墙。建筑结构为砖石木结构,青砖墙承重,屋顶木桁条承重。墙面为清水砖墙面,正门砌花岗石墙脚。山墙为人字型山墙。屋顶为硬山顶。屋脊为博古脊。脊面灰塑图案精美。屋面为辘筒、琉璃瓦当剪边瓦面。檐口有飞子、封檐板。封檐板木雕精致。地面铺花岗石台阶。门洞砌花岗石门框,门厅花格挡中,左右设门洞。山墙顶部有灰塑。墙上端施彩绘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