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文学 | 郑益章:种豆角

    2022-05-25 来源: 区文化馆
    【字号: 分享

      2021年伊始,由于天气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山上抽不出水供应,所以没有种太多的东西,只种了20棵豆角。这20棵豆角算是命大,因为每次去看望都想到过放弃,想着旱死算了,心里落一干净,免得牵挂。可每次给它们一点水,第二天去看还是青枝绿叶的长势可人。如果下午去看,就有点惨不忍睹,无精打采,东倒西歪,有的将头直接垂在地上。不死不活,就这么耗着,从二月初到四月下旬,将进“五一”居然盼来了甘霖,豆角秧苗高兴的一窜老高。两米多高的架子,被它们几天工夫爬满了,没注意,叶腋下抽出了“花箭",隔日不去几朵淡紫色的花开了。

      这豆角花要开就是两朵并蒂,成双成对 ,像热恋情人形影相随。就是花朵小了些,两厘米左右,若是大些,或许可以用于喜庆人家的装饰之用。色泽除了淡紫还有纯白,因豆角品种不同而开花色彩各异。长出的豆角也很有趣,初始像蜗牛头顶的两只触角,细而短,不注意发现不了,等到被发现时己有十几厘米长了。羞羞答答,两两相随,不张扬不作势低头向下,按开花先后长幼有序排列整齐,粗细混搭。

      有一年,我把红豆角和青豆角种在一起,花开了也是各是各码事,结出的豆角就不是那回事了,这“混血”豆角色泽变了不说,影响到口感,煮不软嚼不动,这都是小蜜蜂惹的祸,再不敢混搭着种了。岭南的气候适宜豆角生长,市场上处处堆的都是豆角,只是我种不好。东区市场有个老者一年四季卖豆角,他固定在一个摊位,边上放一个电动三轮,车上地上到处摆放的都是豆角。不知道他家何处?种有多大面积?早晨几时出门?反正每次去东区必定能看见堆积如山的豆角,以及围着豆角堆挑选豆角的人群。有人喜欢老一点的,有人喜欢嫩点的,各取所需,把他精心捆好的豆角捆撕裂的乱七八糟,他并不生气着急,慢条斯理坐在称边过称收账。有时差他几毛钱他也不要了。

      现在人们日子都过好了,基本消灭了小偷小摸的不良现象,可还有少数人不文明,趁人多势乱之际混水摸鱼,把挑选好的豆角装袋提起就走。

      有一次我去的晚,地上有一堆老得发黄的豆角沒人要,我很高兴,想到平时特意挑都挑不出来,今天竟被我碰着了,我拿袋装起准备过称付账。排队到了跟前,老先生一看是黄的,手一摆,口里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话,由于言语不通,我问什么意思,旁边买菜的说让拿走不要钱。那哪儿行啊?我懂得种菜的辛苦,还是给了钱。

      我在襄阳生活期间学会了老豆角焖面,用适量五花肉切薄片,在锅里炒出油,豆角洗净倒锅里翻炒几下,再把面铺在豆角上,挌点水,连蒸带煮五分钟豆角焖面就可以出锅了。色香味俱全,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我的外孙也喜欢吃我做的豆角焖面,每次做总是盛上一大盘,拌点沙茶酱几口就吞下了肚。

      记得小时候我母亲也爱种豆角,不是大面积的种,只在门前的篱笆墙边上种。秋天,紫红色的豆角挂满了篱笆墙,墙外的豆角总是长不住,墙内的豆角并不安分,也要挤出墙去看风景。那时三年自然灾害人人饥饿,只要是吃的,摘了就往口里填,何况是路口边,顺手的事,只是篱笆墙里边够不着的地方保留下来一部分。那时我也吃生豆角,不过是豆角尚未分粒之前的特别嫩的那种。吃到口里脆脆的甜甜的没有豆腥气,老一点长豆后就不能生吃了,口感不好。

      如今处处五谷丰登,家家丰衣足食,象饿的生吃豆角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