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指尖非遗话剪纸!四地名师相聚增城,展现各地剪纸魅力

    2023-12-07 来源: 区文化馆
    【字号: 分享

      尖头的剪刀一戳、一转,在红纸间开开合合,上下翻飞;收手合刃,拈纸迎风一展,或生动活泼,或吉祥如意的图案跃然纸上——上千年的璀璨文化,沉淀出剪纸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近日,由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学海艺谈第十期——非遗剪纸走进增城区图书馆。来自潮州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在跃、佛山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嘉彦、惠州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贾淑云、增城区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何丹凤四位老师,以剪纸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带领市民、读者感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和文化魅力。


      一剪之趣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张在跃、陈嘉彦、贾淑云、何丹凤四位剪纸非遗传承人分别在台上分享四城各具特色的剪纸风格、非遗剪纸传承历史,也讲述他们各自作品的主要特点和取材灵感等。

      潮州剪纸源自中原,萌生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清朝中期,在寺庙中得到迅速发展,在民间祭祀中得到大量应用,推动了其传承和发扬;佛山剪纸起源于两宋期间,即12世纪经珠玑巷的中原移民到岭南后,已有800多年历史,汉文化与百越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交流后,在佛山地域开花结果。清初刘继庄在《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将佛山与京师并列;惠州剪纸有文字记载的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以刻为主、以剪为辅、剪刻结合的表现风格,有着南派剪纸的柔美清秀、图案精巧、技法写实、吸收了国画和版画的表现手法,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画面丰富饱满,既传承了中国剪纸艺术深厚文化积淀,又突出了惠州文化独特的民俗民间特色,体现民间艺人的智慧和丰富想象力;广州增城剪纸属于南派剪纸之一,构图严谨、剔透雅致、结构大气、装饰性强、风格细腻与苍劲并重,多以反映地方文化历史和时代生活题材为特点,以无稿剪撕为主、刻为辅。增城剪纸按照使用需要选材施艺,富有岭南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其无稿剪书字镶图一剪呵成,字字不断,边纹皆用剪字花样为饰、镶嵌套色点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剪纸不单是一种艺术作品,而且是中国民俗事象中的美术形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剪切纸张的精准和巧妙,剪纸艺术家们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形象,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吉祥如意的追求。


      让文创产品成为“宣传大使”

        图片


      剪纸,将世间锦绣,化纸面玲珑,剪千载丹霞,留千年技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的传承也经历了不少风波,在新媒介、新思想、新潮流激荡的今天,面临许多挑战与机遇。

      四名剪纸非遗传承人在台上共同探讨挖掘剪纸非遗的文创产品开发,同时也展示他们各自带来的精美实用的剪纸非遗产品、独具特色的文创潮品。他们一致认为,剪纸非遗的文创产品,将带着地方特色,可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可以成为地方历史文化的“宣传大使”。因此,非遗传承人将继续挖掘历史文化的市场潜力,将创新和传统相结合,创作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文化产品,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纸上生花,有一种美叫剪纸


      图片


      活动的现场,四位老师到台下,现场教学,带观众感受方寸之间的千年文化缩影。增城区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何丹凤说:“学剪纸,承传统,一张红底纸,一把春风剪,没有浓厚的感情成不了精良的作品,没有深厚的底蕴裁不出真挚的感情,愿今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剪纸中体会到这份独特的真挚情感。”


      看老师们的展示,观众都激动起来,刀法层层宛若云,剪下传承千年文化底蕴。一把剪刀,一张纸,简单而朴素,寥寥数剪,就可以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遇到了才知道,有一种美叫剪纸。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