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品味派潭盖仔粉
在增城人的美食榜单中
怎少得了平民美食
“派潭盖仔粉”的一席之地
经过多年的传承演变
2022年
派潭盖仔粉制作技艺
成功入选增城区第七批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丰富的味觉体验
“薄如纸、通透明亮、韧而爽滑”的盖仔粉,无论是炒、捞、汤、蒸,皆能带给食客不同的美味体验。
派潭盖仔粉传统做法是
取派潭山泉水浸泡大米
将大米磨成粉浆蒸制
切条而成
盖仔粉传统制作工艺,最重要的是四点:选米、用水、磨浆、蒸粉。
选米一定要选择隔造的晚稻米,粘性和米香都刚刚好; 用水选用天然山泉水,做出来的粉条才韧而爽口,带有米香味; 磨浆要将泡好的米磨成细腻粘稠米浆,并加水调成合适蒸用; 蒸粉要用大锅烧开水,取适量米浆倒在竹匾上,均匀摊薄,再将竹匾放到锅里隔水蒸。
一碟新鲜出炉的盖仔粉,粉身晶莹
口感软滑而不失韧性
淋上豉油,配上葱花或肉类
看似寡淡实则滋味不凡
一定能满足广大食客的味蕾
独特的美食回忆
一碗派潭盖仔粉下肚
就像读完一段历史
盖仔粉不仅是闻名遐迩
独具特色的一种风味小吃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
创造出来的一种饮食文化
是老百姓劳动智慧的结晶
简单的食材用心做,也能制造出味蕾的惊喜,更成为牵系一代代增城人味蕾与情怀的独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