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增城 | 青青傲骨竹,化为绕指柔
竹子具有良好的韧性与耐腐性,是编制生产、生活器物的优良材料。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竹编制品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竹编技艺也与我们渐行渐远。在正果镇清桥路一家竹编技艺工作坊,80岁的“守艺人”孟伟强凭着对竹编技艺的热爱,一直在坚守着这一传统技艺。
竹编技艺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期
拥有此项技术的人
被称为“篾匠”
自古以来
篾匠都是一代代口传身授
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编织技巧
大至背篓、箩筐、竹篮等用具
小至菜篮、饭篮、筛子等物件
竹编制品与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是不可或缺的器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很高的日用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
从竹片到成品
熟练地运用推刀、刮刀、搓刀
等各种工具反复切、磨、弯、嵌
每一个简单的动作
都展示着篾匠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
穿插编织、上下压挑、经纬交错
竹子的柔韧之美在孟伟强手中
成就为一件件精美实用的工具
是岁月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
曾经,竹编制品是老百姓的生活必备品。随着陶瓷、塑料、金属材质器物的普及,竹制品在生活中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局限,篾匠的营生也愈发不易。孟伟强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但仍精神矍铄,说到竹编,他的眼里满是光彩。
说起竹编技艺的未来,孟伟强很是感慨,他说,竹编技艺是需要沉下心来钻研的一门手艺,靠的是熟能生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看着孟伟强用心编制的一件件竹制品
让人不禁感叹古老的手艺
承载的不只是岁月和光阴
更有生活的温度
和生活原有的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