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来了!
穿越历史长河,增城,这座千年古县,在不断发展和变迁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榄雕、舞渔灯、剪纸、舞貔貅……在增城人身边,处处有非遗的身影。
为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载体建设,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根据《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开展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2—2024年)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认定15个单位为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2-2024年),现予以公布。
广州乌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图为新塘某中学学生参观传承基地,榄雕传承人周汉军向学生介绍榄雕知识及进行榄雕创作示范。
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图为何丹凤老师指导传承基地同学完成《挂绿的故事》绘本创作。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第二中学
图为张扬光老师、王木森老师进行舞春牛教学训练。
广州增城区罗派粤剧文化艺术
传播有限公司
图为崔德仪老师到基地授课。
图为增城区龙狮运动协会在训练基地教学徒舞狮。
图为非遗兴趣小组学生在学习荔枝木雕刻。
图为张国清师傅在增城郑中钧中学进行醒狮教学。
图为学校外聘双合寮村“非遗”传承人肖永富、肖宪委到校指导舞渔灯社团活动。
图为灰雕传承基地。
图为2021年区博物馆组织举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石滩麻车”——青少年研学活动,带领群众前往参观学习澳海老土豉油制作技艺。
图为广东汉乐(增城)传承人到校进行讲座和技能表演。
图为花灯制作课后展示成果。
东篱榄溪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营
(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图为传承基地会议室。
图为篆刻非遗传承人洪四海师徒在印社日常篆刻教学活动场景。
图为派潭二小舞貔貅室外训练运动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是传统文化自信和中华历史文明的彰显 相信未来 增城将进一步形成 “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人人学非遗” 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