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赖秀球:家乡节气纪事之雨水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不经意间,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刘辰翁笔下的雨水节气到来了。
雨水节气通常与元宵佳节挨在一起。在家乡人眼里,元宵节一过,就算过完了年,是“吃了年饭又下田”的时候。
因此,对家乡人来说,元宵佳节既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团圆节,又是为新一轮耕作加油鼓劲的日子。元宵节这天,乡亲们无论多忙,都会加菜庆贺。
在我年少的时候,进入雨水节气后,乡亲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着手准备春耕春种。天晴时,便扛起家乡人称作“链刮”的铲子到旱地去,铲除地垄和地壁上的各种杂草,以便在惊蛰节气,及时种上黄豆;下雨天,则去铲除稻田里的田壁草。
家乡的稻田全是梯田,泥石混合的田壁大多又高又陡,石缝里的草还得用手拔除,因此铲田壁草是持续时间较长、劳作量较大的农活,这项农活主要由女劳力完成。
虽然通常要进入清明节气后期,才能进行早造插秧,但假如不提早启动田壁草铲除农务,很难在插秧前完成这项劳作。
雨水节气的家乡乍暖还寒,随着雨水天气的逐渐增多,稻田不再像冬天一样干燥清爽,而当年的耕作条件又较为艰苦,下田铲田壁草时,不仅要赤脚上阵,而且得把裤腿卷起来,以避免弄湿弄脏衣裤。因此,早春时节铲田壁草属于一项苦活,半天下来,手脚会冻得又红又肿。
雨水节气间,男劳力的主要农活是修桥补路,为大规模的新一轮开耕做准备。
所修的桥,是田地间的小木桥。家乡是山区,田地间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山沟和坑谷,其中田地之间较深的山坑,得借助小桥连接路面通行。
所补的路,是田地间的小道。家乡田地间的小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虽然横向的小道算不上宽阔,纵向的小道又崎岖不平,但也大为方便了乡亲们日常田间劳作来往行走。
地处粤北山区的家乡进入雨水节气后,雨水逐渐增多,但它温润柔和,静默地滋润着万物,小村里那些深秋已褪尽叶片的桃树、李树,于细雨暖阳中释放出积蓄了整个冬天的能量,欢快雀跃地抽着新枝、吐着花蕾。
当年在雨水节气间,家乡除了桃树、李树在抽蕾开花,一大片油菜也在田园里开花结实,点缀起一片翠绿金黄。小麦和油料作物油菜籽,是当年家乡的冬种作物,为家乡粮油产品多样化起到过重要作用。
油菜花开时,只要天气晴好,我们小孩子都喜欢成群结队到油菜地去。只是并不是专门去看黄澄澄的菜花,而是去看蝴蝶、捉蝴蝶。
初春的山乡,虽然寒意仍在,但只要天气晴好,白天里的田野处处暖意融融。和暖的油菜地里,除了蜜蜂在油菜的枝头花间飞来飞去,或者静静地伏在油菜花瓣吸蜜外,许多蝴蝶也会来油菜地里聚会觅食。
蜜蜂我们是不敢惹的,而悠然自得地在菜花丛里飞来舞去的蝴蝶,却成了我们追逐捕捉的对象。
由于年少不懂事,我们一群伙伴根本不懂应该爱护小动物,经常轻手轻脚走到驻足在花丛里的蝴蝶跟前捉蝴蝶,有时甚至把捉来的蝴蝶带回家里玩。
长辈们见了,告诫说蝴蝶的翅膀有毒,捉蝴蝶玩耍会把手弄烂。但多次玩蝴蝶,并没有将手弄烂的伙伴们,根本不把长辈们的话放在心里。
随着时序更替,雨水节气末端,家乡菜园便开始换装。头菜、芥菜、萝卜、芹菜会从菜园退出,接着登场的是油荬、苦荬、荞苗等蔬菜。
家乡种植芹菜的时间不是很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家乡人看作上等蔬菜的芹菜才亮相于家乡菜园。萝卜虽很普通,但在整个寒冬扮演着重要角色。乡亲们上火热气了,煲萝卜汤喝;手脚生了冻疮,用萝卜苗煲水浸泡。
芥菜生长力强,在什么土质种植都能强健生长,而且生长周期较长。待芥菜长到一定程度,家乡人先是一片片采摘它的梗叶吃,满足日常的菜量后,还将菜梗叶制作成泡菜,在芥菜花盛开时,便大量将它们的菜梗叶摘下来晒制成菜干,并用瓦埕腌制一两埕酸菜。待芥菜抽薹后,才开始吃菜心,从采摘它的梗叶吃到它抽薹开花,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因此芥菜算得上是家乡人冬季和初春的主菜。
雨水节气家乡菜园几种担任主要角色的菜,是家乡人的传统蔬菜。
荞苗是上一年冬至节气时,用上一年春季留种的荞头在芥菜、头菜和萝卜地里间种的,将荞头间种到菜地后,通常十多天它就会发芽出土,前期虽然长得慢,但随着雨水节气来临气温回升,以及主人将芥菜、头菜、萝卜撤场,它便元气大增,待惊蛰节气到来时,乡亲们就可把它端上餐桌。
荞苗的食用时间较短,家乡就有“三月荞,四月茅”的说法。就是说,进入四月后,荞苗就不再鲜嫩,而像茅草一样韧得嚼不动了。荞苗吃起来满口生香,用它来炒腊肉、炒蕨菜、炒笋都非常可口。我曾听家乡小镇一位老中医说,荞苗不仅好吃,而且具有降血压之功效。
家乡传统品种的油荬菜口感鲜嫩清香,苦荬菜清热解毒养人。油荬和苦荬菜都比较浅生,尤其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苦荬菜,不仅容易种植,而且生长周期很长,雨水节气种下后,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摘叶吃。
油荬菜和苦荬菜即将抽薹时,乡亲们也像留芥菜种子一样,选择几棵叶梗粗壮的菜儿留作菜种保留,让其开花结实,而对其余的油荬菜和苦荬菜,则陆陆续续将它们的主干尾巴拗下来做菜。
其中苦荬菜的主干尾巴被拗掉后,菜梗上很快长出密密麻麻的新菜芽,家乡人称这菜芽为“苦荬二”。“苦荬二”鲜嫩爽脆、甘苦适中,而且非常清香。
菜园换装之后,棵棵菜苗不负春光,伴着雨水蓬勃生长,既为山乡增添了新绿,更让乡亲很快就能吃上时令鲜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