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撷英拾萃 ,赓续文脉:《丹荔》《读者》共写增城文化新篇

    2023-11-23 来源: 增城区文化馆
    【字号: 分享

      她,创刊于1954年,作为当年广东增城县创办的第一份文学期刊,历经《农民文艺》《增城俱乐部》《增城文化》《革命文艺》《增城文艺》《丹荔》等刊名的演变,如汩汩流淌的母亲河增江,迂回曲折却奔流不息,凝聚一座城市的志与梦,贯穿一方山水的根与魂,忠实记录增城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呈现每个时代独特的人文风貌,见证一座城市的蜕变涅槃,一批批热爱文学艺术的青年、学生,在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茁壮成长,走向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作为增城文学一块芳草地,堪称增城最为深厚、独特的文脉。她叫《丹荔》。

      她,创刊于1981年,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爱、用美去抒写描绘中华风度、创造美好生活,从西北走向全国,从境内走向海外,累计发行量超过22亿册,期刊发行量稳居亚洲第一,已然成为一部记录中国人精神风貌变迁的大众生活“编年史”,成为凝聚几代文化人的理想、智慧、奋斗的国民文化品牌。历经40多年发展征程,风雨沧桑,初心未改,博采众长,丰富多元,拓宽视野,启迪生活,著名作家冯骥才这样赞誉她:“采撷文海珍粟,滋育几代心灵。”她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开启无数人青春回眸的大门。她叫《读者》。

      《丹荔》《读者》,一南一北,薪火相传,笃行不怠。它们在各自的轨道悠扬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与辉煌,却在增城不期而遇、完美邂逅,携手开创新的征程,启迪新的思想智慧。


    微信截图_20240402153658.jpg


      为留存纸质读物的厚重和温暖,呈现恒久的记忆与典范,2023年,广州增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倾情打造“文艺增城”品牌,推出呈现时代气度的新平台,与《读者》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读者》这个广阔的平台与影响力,将《丹荔》融入其中,推出《读者》“广州增城丹荔文学专刊”。为庆祝专刊首发,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携手《读者》,在增城图书馆举办《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及专题讲座《文艺之美——读者插图艺术作品鉴赏》,广受欢迎。《读者》“广州增城丹荔文学专刊”迄今出刊6期,共遴选55位作者的散文小说42篇、诗赋33首,以及文艺工作者的美术作品34幅、书法作品24幅、摄影作品10幅。这些作品的作者,既有本土知名艺术家,也有富有潜力的新生力量,还有外地知名作家诗人、艺术家在增城行旅的留墨,作品题材多样,内蕴丰富。此外,专刊开辟专版彩页,图文并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点推介增城生态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旅游度假区及知名景区景点等。

      “美是润物细无声的,难以言说;美的体验是精神的,乐在其中。”《丹荔》《读者》的携手,不仅延续了《读者》一贯的文字美学与深厚哲思,更在设计插图中融入浓厚的增城元素,将增城之美融入《读者》的传统精神,碰撞出新的文艺之光。

      人们品读《师爷山胜景》《星光沉醉的夜晚》《荔枝树下故人待》《秋光漫漫,甘泉作镜》《“1978”的日与夜》《树雕艺术的天堂》《畲族味道》《荔园佳梦》等深情抒写增城自然美景,深入挖掘增城历史人文,生动呈现时代发展变迁的文学作品;人们鉴赏《荔湖卧龙》《如诗增城》《荔熟蝉鸣》《绿水青山》等,或清新淡雅,或浑厚深沉,展现中国荔都、绿美增城的独特风貌和气质的翰墨、光影佳作;人们领略《藏书小记》《回望吴清源》《朋友圈文化》《我与秋风过江南》等,深度契合《读者》风格、隽永精美而颇富哲理的篇章。不知不觉间,读者们恍然领悟到,原来诗意和智慧,就蕴藏在增城作家一笔一画写就的深情里,蕴藏在增城艺术家绘就、撷取的渺远空灵、海阔天空的增城山水间,蕴含在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增城人的心间。


    自动转存图片


      叠拼成卷,裰句成篇,借悠悠典籍,一纸一页,汇聚成半个世纪的文化史,让文明的火种,在历史的风烟里历久弥新、越燃越旺。增城文脉《丹荔》与国民刊物《读者》的合作,开全国合作办刊先河,又一次彰显了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特质。

      广州增城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诞生了被誉为“粤词之祖”的南宋名臣崔与之,创办近四十座书院、门下弟子近四千人,创立“随处体认天理”心学的明代教育家湛若水,在香港创办“学海书楼”而闻名的清末翰林赖际熙等;千年古邑,仙境福地,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增城还涵养了历代途经或寓居增城文人雅士之学养诗风,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苏东坡,北宋“岭南首第”古成之,南宋名臣李昴英,与湛若水交情笃厚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广博多学的明代诗人霍韬,以及清代“岭南三大家”之屈大均、陈恭尹等,因增城人文山水的吸引、泅染,留给后世璀璨的诗篇,为增城的千年史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2023年,广州增城精心策划举办“好书相约”“诗想者”“学海艺谈”“挂绿人文讲堂”“因为你”五个文化品牌活动60场,各类文化特色活动100余场次,通过倾情打造“文艺增城”品牌,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并乐享其中,文艺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新风尚。

      涵养文学生态,传递人生智慧。一册文学刊物,不仅传承一方文脉,提供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更应是链接社会和世界的新空间。尽管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但纸质的阅读不会消亡,且愈加弥足珍贵。当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市民追求的生活方式,其力量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每个人的心灵,从而推动一个城市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读者》“广州增城丹荔文学专刊”,搭建群英荟萃、百花齐放的交流平台,能够让全国乃至海内外读者触摸增城,了解增城,读懂增城,感受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与生生不息,让增城的千年文脉赓续焕新,弦歌绵延,人才辈出,灿若繁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