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匠心独运!增城“学海艺谈”带你领略岭南画派艺术魅力
笔里横舟走百川,柳花谷屿在心田。国画作为中华瑰宝,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岭南画派是国画史上最早中西结合、革故鼎新的画派,它和粤剧、广东音乐并称“广府三秀”。通过不断传承和创新,岭南画派具备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3年11月18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羊城之夏”2023广州市民文化季——“遇见艺术”系列高雅艺术欣赏季公益讲座暨“学海艺谈”第九期“革故鼎新——岭南画派早期发展”艺术沙龙,走进增城区图书馆,向市民观众讲述岭南画派的源起和未来发展,引领大家欣赏国画大美。
作为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打造的文化活动品牌,“学海艺谈”旨在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邀请艺术大咖和文艺爱好者同台品茗论艺,共享文化盛宴。本次讲座特邀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赵兴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国画艺术沙龙。
开放兼容,以广府文化为摇篮
活动现场,赵兴老师讲述了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以及第一代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的艺术成就,引领大家赏析他们的代表作,结合岭南画派的源起、发展和变革,进行了精彩生动的讲述。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习惯被称为岭南。明清时期岭南书画大发展的浪潮,居巢、居廉堂兄弟所开创的“撞水撞粉法”花鸟画,凭借既有鲜明个人风格又融合地域特色的“居派”风格,影响岭南地区的绘画半个世纪之久,从而开启岭南画派的先河,成为花鸟画发展史独树一帜的杰出代表。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均为居氏的优秀弟子。
岭南画派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名片,它的特点同时蕴含岭南文化的特点——开放兼容。广东作为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地区,广州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开放口岸,世界各地的商贸活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集中交汇于此。商业贸易不只是物的流动,更是人的流动,不只是商品的流动,也是文化的流动。这些都为“二居”接触西方绘画提供了充分条件,同时也是岭南画派诞生的特殊地理与人文环境因素。
活动通过“知识分享”“作品赏析”“现场互动”等丰富形式,让观众对岭南画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知。 “岭南画派创立至今已逾百载,依然保持充沛的生命力,绵绵瓜瓞,枝繁叶茂,闪耀中国画坛,这跟岭南地区的文化开放包容、层次丰富密切有关。岭南人民脚踏实地、开放兼容,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岭南画派的画风。” 赵兴老师认为。
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赵兴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岭南画派发展史进行梳理和讲解,让大家对国画的审美有了全新的感悟。讲座气氛活跃、精彩纷呈,时不时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涉笔成趣,以岭南风物见长
居巢、居廉花鸟画的一大特色,是题材以写岭南风物为主。岭南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绿,土地肥沃,河网密集、物产富饶,盛产各种岭南蔬果、花草树木、珍禽异兽、水族昆虫,堪称著名的“鱼米之乡”。所有这一切,均为“二居”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丰富素材和创作灵感。
居巢、居廉在拿捏用水、用色、用粉分寸恰到好处,妙在有意无意间,似非刻意经营。他们的画作描绘的动植物超过两百种,以往作画题材罕见的水族动物,也是居巢作画的题材之一。此外居巢、居廉还喜绘画昆虫,创办国学保存会、神州国光社的清末报人邓秋枚(邓实)称居巢“草虫尤胜”。
广府文化包涵务实的城市品格,这种精神表现在美术风格上,便是成长于岭南的画家更倾向于写生——写人间烟火的生、万物蓬勃的生。他们在题材上突破传统所限,丰富多样,种类涉及花卉、蔬果、竹木、昆虫、禽鸟、家畜、水族等,于中很多以往画家从未画过,诸如月饼、角黍、火腿、腊鸭、江瑶柱、粽子、猪肉等常见而不经意的东西均能入画,眼之所到,笔便能到,无物不写,无奇不写。万物入眼,皆涉笔成趣。
革故鼎新,与时代浪潮同行
岭南画派既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画派,也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画派。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岭南画派的特点,那会是什么?赵兴老师的答案是——革故鼎新。
岭南画派,注重写生,吸收外来技法,强调表现时代精神,不受传统观念束缚。在岭南画家群中,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主导,以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关山月等弟子为后续,以折衷中西、融合古今为主旨,与时俱进地在中国画领域发起了一场变革。岭南画派把西方的科学写实手法引入中国画,强调现时性题材,强调艺术大众化,为20世纪初的画坛注入勃勃生机。今天,岭南画派的画风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二高一陈”提出的革新理念仍旧长盛不衰,并深远影响了画坛。
历史上,不少岭南画派的名家与时代同行。1954年,黎雄才投身长江洪灾防汛抢险工程前线,创作了《武汉防汛图卷》;1959年,关山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创作了《江山如此多娇》;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带领青年画家莫菲、林杨杰、黄涛一起创作了《盛世珠江》…… 这些都是岭南画派呼应时代大潮的见证,也是岭南画派在不同时代都能够焕发蓬勃活力的最大原因。
创新精神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是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奥秘。只有创新,事物才有生命力。岭南画派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力。“长期以来,广东在美术教育、美术展览、美术创作等方面与多国进行过大量合作交流。进入新时期,美术交流更加活跃,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赵兴老师兴致勃勃地阐述。
艺术要为时代服务,更要为民众服务,现代化、大众化、创新化是岭南画派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岭南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岭南画派因此成为世人洞察岭南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的最佳窗口之一。一代代岭南画人将继续创新求变,与时俱进,笔墨丹青传神韵,革故鼎新焕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