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好文欣赏|21天阅读打卡系列活动优秀读书心得赏析(二)

    2023-02-20 来源: 增城区图书馆
    【字号: 分享

    好读书 读好书 读书好

    张利(昵称)

            我的读书习惯是姥姥传给我的。多少年来每每谈及读书,我都会感恩姥姥的教诲。

            姥姥原本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但因为是遗腹子,从小便饱受外人的白眼和家族的冷漠,虽饱读诗书,却历尽人间沧桑。

            因为我的母亲是姥姥在一九四八年长春解放军困城中唯一留下来的孩子,加之姥姥的身世,我从小便深得姥姥的厚爱,父母忙于工作我便始终跟随姥姥在长春和太原两地生活数年,得姥姥的言传身教。

            姥姥在富足而又苛刻的“大家”中长大,她老人家深喑“滴水之恩”的情谊,在我幼小的时候便教育我要“博爱大家”,学会分享自己的好物与欢乐,成为众多小伙伴和同学中深受大家拥戴的乐善好施的人。

            姥姥饱读“四书五经”,因众知的缘由姥姥烧毁了自家珍贵的藏书,但书印在姥姥的心中,我的童年便是听着姥姥讲述的“四大名著”而眠,跟着姥姥朗读的“唐诗宋词”而起(床)……特殊时期后,姥姥倾其单位的“赔偿”为我购置了许多诗文书籍,令我受益终生。

            姥姥干练洁静(净),终生身着中式衣袄、家里清一色实木柜椅影响了我一生的审美,至今我家中的实木书柜和多套唐装往往都是书友们喜欢的装扮。

            我如今的生活清闲而紧张。清闲:感恩祖国的强大昌盛,给予我们退休人员富足、安逸的生活;紧张:要做的事情很多,写字、画画、弹琴、唱戏、教育小外孙女,为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尽一份责、献一份职。

            闲之余,思念八十五周岁寿终的姥姥……

            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书籍于我们亦是如此。

            知识改变命运。青春年少,教科书和文学名著成为了我最好的伙伴。

            步入职场,受爱人和家庭的“感染”、“熏陶”,毛泽东主席的书籍成为了我最喜欢读(百读不厌,每读一遍都会有收获)的书。

            毛泽东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我们的教育方针……成为了我行路的指南。

            我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每一本好书都充实了我的生活,点缀了我的生活,使我生活得更有意义。

            增城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好书,不间断的推出的读书活动以及工作人员非常周到热情的服务,更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

            我喜欢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我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步入职场的我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尝试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绩)。

            我曾在北京做“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广义工(十年),其间参与并组织了“两岸四地”诵经典夏令营,是1999年12月31日“中华世纪坛”开坛庆典全国少儿吟诵部分的组织参与者……

            我把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了给小外孙女,现如今四岁半乖巧的小外孙女已经能够用她稚嫩的童音熟练地背诵出整本五十余篇的《毛泽东诗词》,也能够背诵出数十篇如《少年中国说》、《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古文佳作。

            我愿做基石,做一块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好书的滋养。

            我喜欢读书,读一本又一本好的书,好的书使我受益终生。

     

    阅读心得

    微微笑(昵称)

            看看书中的“黄金屋”、书中的“颜如玉”,总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有人觉得读书很累,我想那是因为你在做其他事情,不愿放下现在的事或是还没有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当你安静下来读进书时,那是一种享受,你一定可以体会得到。我儿子就常常要求我再讲一篇故事,而不愿意睡觉。有时想想是不是不应该这样呢?毕竟似乎会影响到他睡眠时间,搞得比较晚睡。也因为他总是一篇讲了又还想再讲一篇,不愿意就闹,搞得似乎影响亲子关系了呢!是否换成早上讲会比较好呢?但是好像早上又没有那个激情了。不管怎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读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给了我们许多知识,成了我儿子睡前必做的一件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培养文化修养;若经常地去研究,去读,去思考,便能从中找到新的知识点,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还可以把知识点都牢牢地记住,就像刻在脑海里一样。

            读一本文学经典,诗情画意随即呈现眼前: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辽阔,牧草丰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风光;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王维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词们都能让人陶冶情操,益人心智。

            读一本史书,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历历在目:“秦王扫六合”、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汉武帝的大一统……它解开了紧锁历史的密码,打开尘封的史册,见证过往的兴盛和繁荣,发人深省。唐玄宗说过:读史使人知兴替。在科技迅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史书,从这些书中学习史实,明白事理,并跟着老夫子一起吾日三省吾生。

            读一本古典小说(古典小说是我儿子的最爱),那种思想性和推理性结合的故事情节: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汗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施耐庵的《水浒传》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讲师徒四人西人取经书的故事;曹雪芹的《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耐人寻味。

            读书,让我学到许多的知识,为人处事、个人修为、历史政治、科学奇观等等。现在,我希望工作之余,能够捧上毕淑敏、郭敬明、泰戈尔等这些文人墨客的书慢慢的欣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从书中找到了我的黄金屋——那就是快乐。

     

    滋味的生活细中觅---读《浮生六记》有感

    lcc婵(昵称)

            “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有味是清欢”是我对《浮生六记》的印象,在几度细品之后,发现这本由清代才子沈复写的散文体回忆录,感情真挚,笔触细腻,无处不透露对生活的热爱。现存的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记记精彩,记记有其主题,或乐或趣或愁或快,但都离不开细腻二字。沈复把日常点点滴滴,记录得既有烟火气又有美感,借芸娘的细腻让普通平凡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是“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的真实写照。

            借花草趣味性放大生活滋味。沈复爱在花草盆栽上用心,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但让其盆栽“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还在于一细节。书中“以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以此点缀盆栽梗中、叶间,便栩栩如生。这种在盆栽上画龙点睛的细腻,让沈复的盆栽生动有灵气起来。生活本平淡寻常,但有心的人,总能透过一些细小的事物,让日子过得更灵动有趣。我想沈复对盆栽花草的情有独钟,不光因为盆栽花草的美,还因为它们能放大生活中一些小滋小味。这份逸趣,换了谁都差了点味。

            以食的讲究精致生活的仪式感。曾听说只满足口腹的叫食物,能满足味蕾的叫美味,满足了视觉的可称之为美食,而满足了心境的美食应可称之为雅食。书中记录芸娘为沈复精心做一梅花盒,如一朵墨梅置之案头,又如食物置于花瓣中,约上二三知己,开怀畅饮,赏心悦事。更妙的是,当夏日荷花初开,晚含而晓放,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放在荷花中心,第二天早上用雨水泡茶,茶香中掺着荷花香味,难怪“香韵尤绝”。在芸娘的一番细心讲究下,普通的食材都变得精致起来,生活别有一番滋味。如今餐具不缺精美,却难以摆出雅食;夏日常见荷花,却想不到以荷花熏茶。这份心思,唯有芸娘而已矣。

            用心的细腻丰富生活的内容。在菜花黄时,沈复苦于无酒家小饮,不便前往赏花。心细如尘陈芸便雇馄饨担,解决烹酒煮食问题,美景配美食让人不自醉,众人皆欢。在寄居华氏家时恰逢夏日,用木梢制作活花屏,透风蔽日。在初至萧爽楼时,又用旧竹帘精巧做栏杆。芸娘的匠心与细腻,不但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也让原本单调的生活添色不少,趣味大增。时至二百多年后再看二百年前他们的生活之趣,亦毫无违和感,反而像我们的生活指南。这种种趣味,历久弥新。

            周作人说:“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浮生六记》大抵如此,读生活的细腻,阅他们的闲情雅致,品生活的百般滋味,久久回味其中的温柔细腻。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