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四个最严”守护中秋 区市场监管局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2024-09-09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分享

      中秋临近,为切实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增城区市场监管局以“四个最严”为标准,全面部署开展中秋节前食品安全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监管措施,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聚焦“重点业态、重点品类、重点项目”3大重点,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大型商圈、交通枢纽、景点周边、月饼直销点为重点业态,以月饼、酒类、特殊食品、湿粉为重点品类,细化监管工作要求,强化对经营资质、人员管理、购销过程控制、现场制售等重点项目监管,扎实开展中秋节前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期间出动监管人员208人次,检查重点场所262家次,化解风险隐患41项。     督导调研市场,落实民生检测。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对我区22个民生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实地督导调研,主要对农贸市场检测水平、上传公示、操作规范、培训考核、不合格品后处置等5方面开展督导调研;督促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生鲜仓储落实食用农产品自检,并按要求公示。联合第三方承检机构,通过培训指导市场提升快检人员检测水平与能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自检+快检”机制,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年行动计划,结合节假日消费热点,强化节前食品安全检测,重点检测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油脂酸价、非法添加等项目,8月以来,合计完成检测11106批次,合格率为98.78%。

      多维宣贯科普,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线上+线下”“上门送教”“普法宣传”“消费提示”等方式,多维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贯,利用业户微信群、智慧监管平台,广泛宣传野生毒蘑菇、断肠草、湿米粉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通过平台发布经营要求、规范,树立企业食品安全意识;结合日常检查,上门开展科普送教,对特殊食品经营、酒类经营、日常经营规范进行宣讲解读,制作派发散装食品标签、保健食品标签、食品台账等物料,降低经营门槛,提高经营素质和水平;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发布《中秋食品消费提示》,指导消费者如何正确选购储存月饼,保障消费者权益,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强化应急值守,保障假日安全。严格落实节假日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节假日期间局机关和各镇街市场监管所紧密联动,实行每日工作情况专人专报。重视节假日投诉举报处理和舆情处置工作,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密切关注舆情动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处置倾向性、苗头性的事件和问题,切实维护节日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中秋食品消费提示:

      一、“选”:选择正规门店。选购月饼时注意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尽量到资质证照齐全的大型超市、糕点专卖店等正规经营场所购买。

      二、“看”:查看包装标识。选购月饼时除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外,还要仔细查看信息标识,如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食品生产许可证(SC)编号、配料表、营养标签、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等。谨防购买或食用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以及掩盖、补印或篡改标识的月饼。购买月饼时应仔细查看月饼的色泽、形状、配料成分等,不要盲目选择“保健”“无糖”“低脂”“不添加香精”“不使用色素”“不含防腐剂”月饼。

      三、“储存”:注意储存条件。月饼保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45~60天左右。消费者在购买后要按照包装说明上的贮藏方式进行保存并及时食用,在食用前注意观察外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是否正常,有无异味、霉变等现象。

      四、“留存”:保存消费凭证。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的原始票据和有关凭证,网购月饼注意保留截图, 养成留存购物小票凭证的习惯,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若发现购买的月饼存在食品安全等涉嫌违法问题,请及时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