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多措并促守护清明节“舌尖上的安全”

    2024-04-07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分享

      清明将至,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节假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以“专项检查、细化抽检、宣贯服务、应急保障”为手段,开展销售环节清明节前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全力守护增城人们节假日“舌尖上的安全”。

      专项检查化解隐患。聚焦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大型商圈、景点周边、车站客运站等节假日人流密集消费重点区域和烧腊熟食、糕点制售、酒类销售网点等重点业态,对照监管工作要点,开展销售环节清明节前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对业户资质证照、人员管理、经营过程管理规范、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期间出动监管人员221人次,检查业户284家次,发现化解风险隐患14个,全力保障群众节前食品安全。

      细化抽检筑牢屏障。根据年度抽检工作计划,结合清明节食品消费特点,细化落实抽检工作,对祭祖烧腊、糕点糖果、蔬菜水果、酒类等应节热销食品开展专项抽检。开展快速检测987批次,合格率99.90%,不合格产品均按照相关法规处理。

      宣贯服务营造氛围。清明时节雨纷纷,当前湿暖天气催促各类病原微生物加快生长繁殖 ,易引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以“送教上门”“五进”“风险提醒”“消费提示”“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宣贯服务,指导业户落实主体责任,宣贯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指导烧腊熟食经营业户日常经营过程做好“三防”“三戴”,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联合媒体发布、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发布《清明食品消费提示》,深化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巩固营造食品安全城市氛围。

      应急值守保障权益。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领导带班值守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加强应急准备,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节假日期间安排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应急值守备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如出现消费纠纷或食品安全问题,保存好消费凭证并拨打12345反映。


      清明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选择正规的市场、商超或有良好口碑的食品销售点购买食品,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门店进行消费。避免购买来历不明的食物,特别是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同时,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蔬果,以防中毒,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注意食品包装和标签: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应仔细检查包装袋是否完好无损,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齐全、清晰。对于漏气、外观不完整、污秽不洁或混有异物的食品,应避免购买。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其保存条件,如温度要求、避光要求等,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食用,特别关注促销或绑赠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注意食品的存放和加热:金猪、烧鹅、艾糍青团等是清明节期间食用及祭祀的常用食品,但随着气温升高,食品经过长时间放置、日晒等,极易引起变质。市民群众应注意食品存放的温度和条件,食用祭祖后的食品需谨慎,食用前必须重新加工烧熟煮透,并尽快食用,避免反复冷藏加热。

      特殊人群注意: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在食用清明节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过多或不易消化的食品。另外,购买食用保健食品应明确保健食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警惕“包治百病”、“迅速见效”等虚假宣传用语,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蓝帽子”标识。

      保持警惕,及时维权。如发现食品质量问题或消费纠纷,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在进食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45。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