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增城区环境质量公报
一、环境空气
(一)全区环境空气质量
增城区2022年1~6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7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93.9%,同比上升1.6%,达标天数比例全市排名第二。综合指数为2.75,同比下降20.1%,综合指数在全市排名第二(见表1)。
各项指标浓度情况:PM10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4%;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1%;臭氧8小时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见表2和图1)。
表1 2022年1-6月增城区空气质量同比变化情况
表2 2022年1-6月增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变化情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CO毫克/立方米
图1 2022年1-6月增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变化情况
(二)各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1-6月,以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次序为:派潭、荔城、中新、石滩、朱村、新塘、开发区。派潭综合指数为2.43,在广州市52个监测点中排名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均有所提升(见表3和图2)。
表3 2022年1-6月增城区各站点空气质量同比变化情况
图2 2021年、2022年1-6月各监测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二、地表水环境
(一)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2022上半年,增城区柯灯山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面完成广州市下达的考核目标。自2016年起,增城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见表4)。
表4 2016-2022上半年增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
备注:2021年4月起大封门水库改为备用水水源地,7月起小楼、福和水厂取水点改为备用水水源地并取消沙埔、仙村水厂取水点作为饮用水水源地。
(二)国考断面水质
2022上半年,我区国考大墩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Ⅲ类省拟定目标,与2021年保持同一类别。国考增江口断面水质保持Ⅱ类,优于Ⅲ类省拟定目标(见表5)。
表5 2019年~2022上半年增城区国考断面水质情况
(三)主要江河水质
1、东江北干流增城段
东江北干流6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良率100%,与2021年相比达标断面数持平。旺龙电厂码头、西福河口断面水质比2021年提升一个类别,其余4个断面与2021年保持同一类别(见表6)。
表6 2022上半年东江北干流水质情况
2、增江河
增江河4个监测断面的达标率为100%,与2021年相比达标断面数持平,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类别均与2021年保持一致(见表7)。
表7 2022上半年增江河水质情况
3、西福河
西福河各断面中九和桥、金坑河口、沙河坊、石吓陂、神岗桥水质达标,且上述断面水质类别与2021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大田河口断面水质为Ⅳ类,乌石陂断面水质为Ⅲ类,没有达到考核要求(见表8)。
表8 2022上半年西福河水质情况
备注:2022年1月起新增西福河桥断面。
(四)主要水库水质
2022上半年我区大封门水库为Ⅱ类水质,达到考核目标;百花林水库、联安水库、白洞水库为Ⅲ类,增塘水库为Ⅳ类水质,未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主要污染物为总磷(见表9)。
表9 2022上半年增城区主要水库水质情况
三、声环境
2022年,增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7.8分贝,比2021年下降1分贝,总体水平等级为三级,对应评价为“一般”。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加权平均值为67.3分贝,比2021年下降2分贝(见表10),强度等级为二级,对应评价为“较好”。区域环境噪声主要声源为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分别占37.1%、34.3%和20%(见图3)。
表10 增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
单位:分贝
图3 2022年增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主要声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