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踏青寻美摄影作品征集
清明节气之踏青民俗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阳春时节, 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游田野感受明媚春光的大好时机。作为清明出外扫墓衍生的中华民族传统之民间习俗,踏青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明时节,举家出行,既有扫墓之诚,又得踏青之便,唐代韦应物于《寒食》一诗赞道:“清明寒食好,春园花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宋代苏辙曾作诗名曰《踏青》:“江上冰消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郊游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城市民共同感受春天和增城的美,用镜头定格春天的勃勃生机,广州市增城区文化馆特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踏青寻美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一、征集主题
摄影作品以踏青寻美为主题的增城题材,围绕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春光春色、优良家风等角度,旨在引导市民珍惜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俗,走进大自然寻找春色美景。
二、征集时间
2022年3月25日至2022年3月31日
三、征集要求
1. 每人限投稿一幅摄影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参与资格。
2. 摄影作品为JPG格式,内容须符合主题、积极向上,作品可附简短介绍(不超100字)。
3. 投稿作品文末注明作者通联:姓名、单位、电话、身份证号码。发送邮箱:zcqwhg37@163.com。
四、活动评选
(一)邀请专业人士评选,评出10幅优秀作品;
(二)优秀作品通过公众号推送展示;
(三)优秀作品作者均获颁发荣誉证书及纪念品;
(四)优秀作品名单将在清明节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敬请留意。
此词当为柳永前期之作。词中描写清明时节的旖旎风光和都市市民的郊游盛况,再现了北宋前期社会安定,市民生活富庶的局面。 起句以烂漫盛开的桐花直接入题,点明时令和物候。一个“拆”字,写出桐花的烂漫风致,仿佛在桐花背后,由东风作主,专为清明而绽放之意。写艳杏染红了树林,用一个“烧”字,极具动感。因为杏为红色如火,“烧”不但将艳杏写得更红,还冉冉有群杏蔓延盛开的动态之感。“缃桃绣野”,《花谱》称子叶桃为缃桃,即缃核桃,花、果实浅红色。一个 “绣”字,将缃桃拟人化,给人一种子叶桃蓬勃盛开、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如缎带飘拂之感。一个“拆”字,一个“烧”字,一个“绣”字,三个动词盘活全词,营造了一种万紫千红、芬芳馥郁、生意盎然的美丽早春景象。 随着词作的展开,作者生动而逼真的再现当时规模宏大的都市游乐图,既有宏观的场面描写,又有具体的人物刻画。城郊车水马龙,人潮涌动,金石丝竹遍作,处处景象热闹非凡。全词景色如绘,场面恢弘,细节逼真,叙事明快,“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可谓是词中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