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2018年上半年增城区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2018-08-01 来源: 区科工信局
    【字号: 分享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聚焦扶贫对象,细化扶贫措施,突出扶贫重点,增城区对口帮扶梅州市梅县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2017年省精准扶贫考核中,梅县区排第一。截至2018年6月份,增城区帮扶梅县区的15个贫困村累计脱贫人口达1067人,脱贫率78.28%。

      一、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推进有力

      我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并深入梅县区实地考察扶贫成效,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推进工作。各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按上级要求,经常带队进村开展帮扶工作,与前方驻村队员一起研究各种帮扶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帮扶工作的开展。

      二、再次“回头看”,切实做到精准识别

      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有关要求,指导和督促驻村干部充分利用精准扶贫“回头看”机会,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确保信息和数据完整、准确、真实。经再次核查,确定我区帮扶的15个相对贫困村贫困户共530户1363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35户1057人。

      三、凝聚各方力量,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我区加大资金筹措、支持力度,增城区分三年支持每村200万元,共3000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截至上半年,各帮扶单位累计筹集帮扶资金5028.90万元(已使用3789.37万元),其中增城区财政专项扶持资金2880万元(已使用1973万元),帮扶单位自筹资金1429.59万元(已使用1118.69万元),社会捐赠资金131.56万元(已使用131.56万元),其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63.45万元(已使用59.45万元),行业扶贫资金524.3万元(已使用506.68万元)。扶贫开发帮扶对象财政专项资金1290.89万元(已使用1132.41万元)。经核算,总筹集资金6319.78万元,已使用4921.78万元,资金使用率77.88%。

      四、狠抓产业帮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区做大做强产业帮扶项目,狠抓帮扶措施和政策落地,实现贫困户长效稳定脱贫。目前累计为贫困村引进产业化组织16个,带动或吸纳贫困户182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参加专业合作社贫困户162户。16个产业化组织中有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项目3个,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8个,光伏发电项目10个(年发电量1360.8KW),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项目2个,资产性受益项目23个(339户贫困户参与),小额贷款项目14个(210户贫困户参与,贷款金额1029.8万元,贴息金额达17.47万元)。梅县南口镇4个相对贫困村组织贫困户共83户入股金蔡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能让贫困户在前两年每年获得5800元的入股分红,并连续8年每年分到800元的年底分红,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添砖加瓦。

      五、切实落实“三保障”,全力改善民生

      抓紧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教育、医疗、低保以及危房改造等政策落实,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给予政策性保障兜底。截至上半年,15个相对贫困村落实贫困户参加新型城乡医疗保险人数1363人,落实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528人。本年度危房改造任务数5户,上半年已完成危房改造数3户。落实补助贫困学生218人,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毛入学率99.53%。组织农民参加适用技术培训1833人,其中贫困户906人。转移就业人数382人,其中贫困户193人。

      六、配合做好乡村振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广州市要求,加快推进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核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巷道路面硬化、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截至上半年,已累计清理水圳河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等约128631平方米;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违规广告牌等约29334平方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污染水源点约23995平方米;建设村道43.13公里;村委会至2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率99.67%。已建立垃圾处理和保洁制度,推进“厕所革命”,各村都建有卫生厕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明显提升。

      增城区对口支援办

      2018年6月30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