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2018年增城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

    2018-11-16 来源: 区科工信局
    【字号: 分享

      我区自2016年9月对口帮扶毕节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以来,坚持以“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工作方针,聚焦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区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工作。

      二是建立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增城区与结对帮扶区交往密切,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每年率队赴结对帮扶区考察指导、商洽和推进帮扶工作,各相关部门、镇街也密集赴当地开展帮扶活动。据统计,增城区到访当地共20多批300多人次,其中区领导25人次;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分别召开了5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工作。

      三是突出科学规划。编制增城区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16个区直部门分别与结对帮扶区的对口部门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将帮扶工作项目化、清单化;8个镇街分别和百里杜鹃2个贫困乡、2个贫困村以及金海湖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携手奔小康。

      二、开展智力帮扶,人才交流全面启动

      一是开展党政干部交流挂职。我区选派两名县处级干部赴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挂职,实地长驻指导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当地有3名乡科级干部到增城有关部门挂职学习半年。

      二是开展专技人才交流挂职。我区选派10名医疗骨干、12名优秀教师到结对帮扶区挂职医院副院长和中小学副校长,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5-7周;结对帮扶区选派5名医院副院长到我区挂职学习3个月。

      三是举办干部培训班。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各选派5名乡科级干部参加增城区委组织部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时间1个月。

      四是举办人才培训。增城3名名师名家到结对帮扶区分别举办教育科研、德育管理、学生学习方法专题培训班;区中医院ICU和骨科2名专家到百里杜鹃,区人民医院泌尿科、急诊科2名专家到金海湖通过教学查房、授课、坐诊等方式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分别选派1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增城相关学校进行2个月的跟班学习;百里杜鹃选派4名医疗骨干到增城相关医院跟班学习培训3个月。

      三、加强资金支持,发动各方力量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1.区级财政全力支持。2016至2018年我区按广州市要求共划拨4597.73万元财政统筹资金至广州市协作办,统筹用于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扶贫工作;增城区政府先后向结对帮扶区共支持8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2.各镇街大力支持。增城区“携手奔小康”的8个镇街向结对帮扶乡(村)共支持44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3.各有关部门倾力支持。

      二是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区人大、政协、统战部、总工会发动企业向结对帮扶区捐赠社会资金40万元,增城区“万企帮万村”企业向两区结对帮扶贫困村支持资金共505万元;区工商联、区总工会、区慈善会、永辉纸业、广州增城江西商会、桥溪助学扶贫协会以及挂职副校长曹耀明、刘凤鸣等组织、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向两区捐款捐物,共支持资金约325万元。

      四、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协作

      一是推动旅游协作。在增城官方媒体大力宣传百里杜鹃旅游资源并在增城举办百里杜鹃旅游专场宣传推广活动;区电视台到毕节拍摄制作《走进百里杜鹃——19℃的夏天》宣传片;广东羊城之旅增城分社与百里杜鹃合作,大力拓展珠三角客源地市场;协助百里杜鹃管理区在我区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引进广州希必恩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在百里杜鹃举办贵州省首场百公里越野跑赛事“穿越19℃的夏天——百里杜鹃国际越野跑挑战赛”。

      二是推动农业合作。帮助两区培训4名养蜂技术人才,支持50万元扶持百里杜鹃鹏程管理区组建养蜂合作社,种植蜜原植物,发展“甜蜜事业”;指导两区试种增城迟菜心;组织两区企业参加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等展销会;在增城候机楼设立“贵州绿色农特优产品展销处”;共同举办“第十四届广州增城菜心美食文化节暨对口帮扶百里杜鹃农特产品推介会”。

      三是大力招商引资。协助百里杜鹃管理区引进广州滋蜜糖蜂蜜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02万元在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设立养蜂示范基地。协助金海湖新区在增城成功举办招商推介会,动员140多家珠三角企业参加了推介会,全年共有珠三角200余家企业、400多名客商到金海湖新区考察。截至目前,通过招商推介和增城区各级领导引导,成功引进18家企业落户金海湖新区工业园,为金海湖新区提供就业岗位1700多个,吸纳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五、谋划劳务协作,提高就业能力

      一是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区人社部门组织增城企业赴结对帮扶区开展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254个。协助5名当地贫困学生到广州免费就读职业技术学校,3名高中生成功到增城企业“全工半读”就业。共同举办培训班27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31人,220人成功实现就地就业。支持结对帮扶区40万元举办美业技能培训班,为当地培训30人,培训学员全部成功就业或自主创业。

      二是积极开展转移就业。协调金海湖新区来穗考察,探索在我区中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富士康公司建立劳动合作工作站点,定向输出劳动力。

      三是探索“扶贫车间”就业模式。积极协调与广州可雅内衣公司达成肩带加工合作关系,该公司所有的肩带由金海湖新区岔河镇戈乐村“微工厂”代为加工。目前岔河镇已开设11个“扶贫车间”,直接带动1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四是成立就业服务站。金海湖新区、百里杜鹃管理区增城就业服务站在增城区就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六、“携手奔小康”、“万企帮万村”行动有序推进

      区委主要领导亲自率队赴两区启动“携手奔小康”仪式,我区8个镇街分别和百里杜鹃2个贫困乡、2个贫困村以及金海湖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签订帮扶框架协议。结对后,双方进行了互访,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因地制宜开展帮扶行动,共支持44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

      动员我区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行动,我区共有20家企业分别与两区20个贫困村结对,在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予以支持,结合实际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并共支持产业发展资金505万元。

      工作亮点

      我区以促进当地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稳定脱贫为目标,大力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小、联结紧、见效快、活力强”的生产加工项目群,深入贫困乡(镇)、村、组促进周边群众生产就业,打造成扶贫车间。积极协调已经在七星关区产业园落地的广州可雅内衣公司,与该公司达成了肩带加工合作关系,该公司所有的肩带由金海湖新区岔河镇戈乐村“微工厂”代为加工,成立戈乐村幸福源来料加工厂,把“工厂”搬进搬迁户及周边老百姓家中,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打工,每天收入50至100元左右。目前岔河镇先后开设11个“扶贫车间”,直接带动1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增城区对口支援办

      2018年9月1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