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展览资讯|“小蛮腰”都疯狂打CALL的展览来啦~

    2021-12-29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
    【字号: 分享

    增城区博物馆

    联合江门市博物馆举办

    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览

    展览展出

    侨批相关文物史料实物

    及部分展览主题文创

    此展览被列入

    “2021年广东省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名单

    “小蛮腰”都曾疯狂打CALL!!

    下面先来一睹为快吧~

    1.jpg

    2.jpg

      展览分为“何为银信、递送银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报国之志、复兴之梦”六个部分,展示银信(侨批)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展现五邑华侨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深厚的爱国、爱乡、爱家人的家国情怀。


    何为银信(侨批)

      “银信”是广东粤语方言区对海外华侨寄回国内家眷亲友的侨汇(银)和书信(信)结合体的简称。闽南语将“信”读为“批”,因此“银信”在福建、潮汕地区则被称为“侨批”。正因为每一封银信和侨批都是稀缺的、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造也不可替代,2013年6月19日,16万封中国侨批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而其中有将近5万封来自江门五邑地区,银信是海外华侨连接家人、家乡、祖国的核心纽带,是海外华侨顽强拼搏、爱国爱乡精神的集中展现。

    3.jpg

    4.jpg

      近代以来,五邑地区掀起了移民海外的高潮,在1847—1882年间,约有二三百万华人出洋到东南亚、大洋洲和南北美洲地区。他们在海外历经艰辛,付出大量血汗,忍受着背井离乡、抛妻离子的感情磨难,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荆棘满布,积攒的每一分“银”都满是血汗。

    5.jpg

    华侨之所以能坚持下来

    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份

    对祖国、家乡、家人的

    热爱、信念与责任

    使得他们将辛苦积累的银钱、物品

    不断的寄给亲人

    并附上一封书信

    “银”“信”合一由此诞生

    这些银信通过“巡城马”

    以及民间或官方机构递送回国

      银信的信封正面一般包含收信人地址、姓名,寄信人地址、姓名,寄带银钱数额等信息;信封背面主要有代办机构的印章等信息。信的内容则主要是家信为主,信中往往附有银钱的分配方式和金额

    6.jpg

    7.jpg

    8.jpg

    银信承载着华侨对家庭的责任

    寄托着侨眷的希望

    一封封书信成为维系亲情的纽带

    表达着华侨与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

    同时,银信带来的侨汇

    是近代五邑侨乡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五邑地区侨汇数量庞大

    素有“四邑侨汇,为粤省冠”之说

    9.jpg

    10.jpg

      五邑华侨热爱自己的家乡,素将造福桑梓列为夙愿,他们将寄回家乡的钱用于投资兴办实业、发展交通等,以发展家乡经济;捐助兴办教育慈善公益事业等,以发展家乡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五邑华侨素来爱国,一封封“银信”就像一根纽带,将华侨与家庭、家乡、家国紧紧连在一起,它不仅是华侨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和牵挂,更是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精神的体现。

      ❖ 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经济建设时期,华侨的爱国爱乡的精神,传承延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辛亥革命时期,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

      ❖ 抗战时期,民族危难之际,五邑华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捐献资金,接济难民,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 改革开放以来,五邑华侨的爱国热情再一次迸发,掀起了支援祖国和家乡建设的新高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巨大力量。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看展览?

    展览地点在哪?

    请往下看

    图片


    图片

      展览信息

      展期:2021年12月24日—2022年2月27日

      展览地点:增城区博物馆四楼

      主办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

      协办单位: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



    侨批展系列文创


    ▼▼▼


    12.jpg

    侨批(银信)

    13.jpg

    侨批主题口罩

    14.jpg

    华侨历史街区立体拼图

    15.jpg

    主题便签贴


    周六日过来观展

    说不定能亲自盖上

    侨乡元素印章带回家留念哦~

    16.jpg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