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2023年上半年增城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2023-08-09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上半年,在稳增长政策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现代产业快速发展、重点行业市场回暖的共同作用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持续回暖

      今年以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持续回暖,产值、增加值增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9.27亿元,同比增长10.2%,比一季度回升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84亿元,同比增长10.2%,比一季度回升7.2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回升态势好于小微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2.0%,比一季度回升11.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长9.2%,比一季度回升1.8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回升较快,产值同比增长0.2%、4.1%,比一季度回升9.4个、7.9个百分点。

      图片1.png

    图1 2023年上半年产值和增加值情况

      (二)行业发展持续改善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有19个行业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9.4%,比一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前十大行业有9个行业同比正增长,比一季度增加2个,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快速回升,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125.20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一季度回升20.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北汽新车型上市叠加去年低基数因素,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8.9个百分点,拉动汽车制造业增长3.6个百分点;广汽本田增城工厂上半年增速转正,带动电装、提爱思等重点汽车零配件企业产销逐步恢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3个、21.1个百分点,全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显示市场行情转好,电子设备制造业快速回升。上半年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96.42亿元,同比增长27.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8.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个百分点。超视界因显示屏市场逐步回暖,订单增加,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比一季度回升12.0个百分点;国显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持续倍增,拉动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逐月回升,上半年增长0.2%,比一季度回升7.1个百分点。随着汽车制造业生产恢复,以及显示行业市场逐步回暖,福耀玻璃、康宁显示等两个行业供应链企业生产同步回暖,分别比一季度回升5.9个、8.2个百分点,拉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6个百分点。

    表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行业情况表

    行业名称

    2023年

    上半年产值 (亿元)

    上半年增速    (%)

    一季度增速(%)

    拉动全区

    增长

    (个百分点)

    全区合计

    909.27

    10.2

    4.5

    ——

    前十大行业合计

    749.46

    10.9

    4.7

    8.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9.03

    11.6

    15.3

    3.0

    汽车制造业

    125.20

    6.8

    -13.5

    1.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6.42

    27.0

    18.3

    2.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9.65

    0.2

    -6.9

    0.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7.83

    12.7

    14.4

    0.7

    纺织服装、服饰业

    37.94

    -14.9

    -21.5

    -0.8

    金属制品业

    36.74

    43.3

    28.2

    1.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4.01

    8.9

    4.1

    0.3

    通用设备制造业

    31.73

    18.0

    10.6

    0.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0.92

    8.9

    13.6

    0.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0.46

    30.2

    11.7

    0.9

    专用设备制造业

    23.17

    17.0

    18.5

    0.4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5

    -1.6

    -2.4

    0.0

    家具制造业

    15.24

    -13.9

    -24.7

    -0.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4.62

    47.5

    40.4

    0.6

    食品制造业

    11.95

    25.2

    33.0

    0.3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56

    -8.5

    -1.5

    -0.1

    造纸和纸制品业

    4.92

    -8.0

    -16.3

    -0.1

    纺织业

    4.61

    -19.0

    -17.1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4.40

    -31.4

    -29.8

    -0.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06

    4.4

    5.7

    0.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91

    4.0

    7.0

    0.0

    医药制造业

    3.26

    2.9

    12.7

    0.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74

    84.9

    77.1

    0.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72

    -2.4

    -6.0

    0.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73

    -30.1

    -32.2

    -0.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4

    -6.7

    -10.4

    0.0

    化学纤维制造业

    0.98

    -24.6

    -25.5

    0.0

    其他制造业

    0.47

    51.4

    68.3

    0.0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0.37

    2.9

    -7.0

    0.0

    仪器仪表制造业

    0.32

    -22.8

    0.6

    0.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13

    -14.2

    -36.8

    0.0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全区“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221.92亿元,占全市“3+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为6.4%,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市15.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四。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7个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分产业看,超视界市场回暖、维信诺产能释放,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3%,增速居全市第一;此外,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32.1%)、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12.0%)、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15.8%)、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15.1%)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市35.3个、6.4个、13.2个、14.0个百分点。

    表2 “3+5”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表

    行业分类

    全市合计

    增城区

    增加值     (万元)

    增速    (%)

    增加值     (万元)

    增速    (%)

    2023年上半年

    占比全市(%)

    2022年上半年

    占比全市(%)

    3+5战略性新兴产业

    18490976

    -1.5

    1176702

    13.7

    6.4

    5.4

      其中:1.新一代信息技术

    1872612

    -4.1

    158409

    22.3

    8.5

    5.4

           2.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5437808

    -2.2

    232421

    3.8

    4.3

    4.0

           3.生物医药与健康

    3166166

    -3.2

    126561

    32.1

    4.0

    3.0

           4.智能装备与机器人

    1514258

    5.6

    88365

    12.0

    5.8

    5.7

           5.轨道交通

    181505

    20.7

    9726

    6.1

    5.4

    6.2

           6.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2178021

    2.6

    187575

    15.8

    8.6

    6.9

           7.新材料与精细化工

    3271794

    1.1

    325382

    15.1

    9.9

    9.3

           8.数字创意

    868813

    -16.2

    48263

    -10.7

    5.6

    4.7

      (四)新入库企业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区116家新入库企业完成产值26.83亿元,同比增长84.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74.3个百分点,贡献产值增量11.74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2家今年6月月度新增企业产值净增1.57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4家2022年月度新增企业完成产值4.76亿元,同比增长14.9倍,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5个百分点;110家年度新增企业完成产值20.49亿元,同比增长43.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8个百分点。

    表3 新入库企业情况表

    入库分类

    新入库企业
    (家)

    工业总产值
    (亿元)

    产值增量
    (亿元)

    同比增长
    (%)

    拉动全区增长(个百分点)

    全区

    116

    26.83

    11.74

    84.5

    1.5

    2023年6月月度

    2

    1.57

    1.57

    净增

    0.2

    2022年月度新增

    4

    4.76

    4.45

    1493.2

    0.5

    年度入库

    110

    20.49

    5.72

    43.9

    0.8

      (五)利润总额快速回升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92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一季度回升87.4个百分点,高于营业收入增速5.8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5%,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6%,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2.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随着显示行业逐步回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半年利润亏损3.55亿元,亏损额比去年同期收窄4.66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单季盈利1.21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1.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在能源保供政策补贴下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盈利1.15亿元,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1.23亿元,比一季度增加1.46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5.6个百分点。

    表4 利润总额分行业情况表

    行业

    利润总额(万元)

    2023年

    上半年增速(%)

    2023年

    一季度增速(%)

    全区合计

    259210

    18.4

    -69.0

    汽车制造业

    51542

    -32.4

    -79.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7270

    -18.4

    -27.2

    金属制品业

    45003

    11.9

    -62.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4303

    17.7

    120.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992

    39.1

    187.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1432

    80.1

    148.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7830

    -8.4

    -17.7

    专用设备制造业

    15989

    20.0

    335.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3348

    18.3

    15.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1536

    1594.3

    -2052.5

    食品制造业

    5015

    -19.8

    9.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610

    -21.0

    -604.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331

    15.3

    -41.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682

    -36.7

    -68.8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3577

    8910.3

    3181.4

    医药制造业

    3274

    -26.0

    -32.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36

    109.8

    1683.3

    纺织服装、服饰业

    1549

    -78.2

    -112.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42

    -91.5

    -62.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731

    172.3

    201.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465

    91.2

    -220.2

    农副食品加工业

    407

    -74.5

    -52.3

    其他制造业

    91

    82.0

    113.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6

    -1005.2

    -687.7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10

    -128.6

    -114.3

    仪器仪表制造业

    -111

    -137.0

    -69.6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46

    -121.2

    -120.2

    化学纤维制造业

    -288

    -212.4

    -86.9

    纺织业

    -648

    -115.7

    -1.0

    造纸和纸制品业

    -1125

    10.0

    -22.9

    家具制造业

    -4689

    55.6

    30.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5523

    56.8

    -15.3

      (六)工业用电实现转正

      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向好,工业用电增速逐月回升。上半年,全区工业用电2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比一季度回升6.5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提高1.9个百分点,贡献比一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分门类看,制造业用电量回升态势明显,同比增长2.5%,比一季度回升6.8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贡献比一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1%,比一季度回升5.2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提高0.8个百分点,贡献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和服装业、电热力生产供应业用电量回升较快,同比增长1.7%、1.4%、11.4%、12.2%,比一季度回升12.9个、5.9个、9.4个、6.3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工业用电量增幅提高4.1个百分点,贡献比一季度提高5.6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汽车行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上半年,全区汽车行业产值回升较快,从一季度的下降13.5到上半年增长6.8%,产值增速回升了20.3个百分点。虽然汽车行业产值回升较快,但利润总额下降较大,汽车消费仍较疲软,企业主要靠降价促销等方式让利消费者以提升销售量,挤压了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利润,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上半年,全区汽车行业利润总额下降32.4%,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50.7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42.2个百分点。其中,北汽因新车型上市产值增长较快,但上半年未能实现盈利,仍处于利润亏损状态;全区5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4%,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2%。

      (二)亏损企业增多,整体效益未见明显回升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4%,比一季度回升87.4个百分点,但全区利润总额的回升主要依靠显示行业回暖、电力行业保供等因素,剔除超视界、国显、华电、中电荔新,全区利润总额下降6.7%。从企业层面看,利润亏损企业增多,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上半年,全区利润亏损企业有26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5家,企业亏损面为32.8%,比去年同期扩大6.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8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64亿元,剔除超视界、国显,其余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多1.3亿元。

      三、建议

      (一)落实惠企政策,改善企业效益

      一是落实稳经济一揽子纾困政策措施,及时兑现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改善企业现金流,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激发企业生产积极性。二是优化企业服务机制,持续关注企业发展的阻力,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改善企业经营效益,助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夯实工业稳健增长基础。

      (二)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工业生产

      一是加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全力稳定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发展,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做好亿元以上重点企业的跟踪保障服务,定期监测企业生产订单、资金链、供应链等情况,特别关注产值下降企业的困难和诉求,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能、融资、订单、市场行情波动等问题,稳定重点企业生产。

      (三)加快项目招引,壮大发展动能

      一是抓实增量培育,发挥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梳理现有工业企业在建项目,推动越海等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入库统计,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增长动能的有序衔接,持续带动工业平稳增长。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车”“显”“芯”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开展强链补链稳链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

      执笔:何伟成

      审核:谢建文 姚伟智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