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成就

    2022-11-25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统计局
    【字号: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城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促投资的政策措施,以创新为引领,以保障民生建设为重点,聚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效益显著提高,对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城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13—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共计657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从2012年的231.5亿元发展至2021年的1067亿元规模,年均增长18.5%,比全省、全市分别高6.5个和7.8个百分点。2013-2016年,在一系列鼓励扶持民间投资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民间投资蓬勃发展,占比突破六成,推动全区投资于2016年突破500亿规模,年均增长22.8%;2017—2019年,全区落实推进产业强区战略,加大产业项目引育力度,超视堺、华电、广汽本田增城工厂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带动全区投资年均增长32.1%,投资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突破千亿规模,在2019年达到1200亿元高位,其中工业投资在2018年达到273亿元历史高位;2020—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国内外环境影响,全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一系列稳投资政策落地见效,交通路网、水电供应、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体设施等民生工程投资持续发力,投资稳步发展,保持在千亿规模,为稳住全区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见图)

    2012年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情况

      图片1.png

      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投资基础进一步巩固。增城区第一产业投资从2012年的0.4亿发展至2021年的7.4亿规模,年均增长40%。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建设。第二产业从2012年的47.2亿元投资增长至2021年的150.2亿元,年均增长13.7%。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工业增长的生力军,带动新动能投资较快增长。超视堺、维信诺、日立马达广州新工厂、广本增城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制造业投资从2012年的32.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2.3亿元,年均增长10.7%;第六资源热电厂、华电,电网背靠背等能源供应项目投产运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2012年的1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7.9亿元,年均增长19%。三是第三产业2012年投资184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79.5%,2021年投资提高至909.4亿元,比重(85.2%)提高了5.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发展较快,年均增速均高于同期投资整体水平。

      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投资总量稳步扩大,是投资增长的主力军。民间投资从2012年的117.9亿元发展至2021年的558.3亿元,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0.4个百分点。2013—2021年,我区民间投资总计3444.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2.4%,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1.0%。索菲亚家居、福耀玻璃、众山精密、新兴电缆、东鹏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三、工业投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投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13—2021年,增城区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7%,其中,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0.7%。

      技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2013―2021年,全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270.6亿元,年均增长25.2%,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13年的15.8%提升至2021年的21.5%。智能化生产、工艺装备改进、节能减排、产品升级换代等重点领域技改投资成效显著。

      补链强链持续推进,新动能投资持续增强。全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汽车、新型显示、半导体等产业为重点,加速推进产业链条补链成群,新动能优势持续扩大。2013-2021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47.4%,高于工业投资年均增速33.7个百分点,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1.3%,较2013年提高28.3个百分点,广本新工厂、超视堺、国显、康宁玻璃基板、光堡电子、新莱福磁材、晶正鑫光电等一大批高技术引领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并陆续建成投产。

      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2021年,基础设施投资累计投资960.4亿元。从2012年的32.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15.9亿元,年均增长23.4%,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4.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12年的14.1%提高至2021年的20.2%。

      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2013—2021年,交通运输业投资累计367.3亿元,年均增长18.4%,轨道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地铁十三号线、二十一号线相继竣工运营,地铁运输业实现从无到有跨越;高标准建设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南站、增城西站三大交通枢纽,广惠、广深、花莞高速等高、快速公路贯穿全境,增天高速、外环路、新新公路等陆续开工建设,2021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248.4公里,高快速路及干道公路总里程675.2公里。

      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等领域投资取得新成效。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3—2021年,水利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3.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7.1%,供水、排污、绿化、环卫等设施水平明显提升。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挂绿湖、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工程、河道环境及黑臭河涌整治工程、片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等水利整治和环境治理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城乡水利现代化体系和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社会领域投资投入持续加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着力补短板、惠民生,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社会领域投资从2012年的4.8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78.9亿元,年均增长36.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18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2.1%提高至2021年的7.4%。

      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3—2021年,全区教育业投资共计151.4亿元,年均增长37.4%,加快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实施一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执信中学、广大附中、华师附中增城学校,以及黄冈中学增城校区、广外附属增城实验学校、菲特思工学实验学校等一大批优质中小学学校先后建成,碧江、南岗小学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朱村科教城等职业学院建设力度空前,不断增加各类普惠性幼儿园资源供给,2021年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提高至85%,全区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加强。2013—2021年,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共计91.1亿元,年均增长33.8%,一批医院新建、扩建工程启动,区妇幼保健院、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区颐养院等相继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等重点医院改扩建工程陆续开展,2013-2021年,全区累计新增各类卫生机构288个,其中新增医院8个,新增床位数2397个。

      文化体育等投资高速增长。2013—2021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共计投资12.6亿元,年均增长31.7%。增城体育馆、增城游泳场、体育广场、康威体育运动场等多座体育场馆相继新建、改建并投入使用,2021年,全区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3.53平方米;白水寨风景旅游区、七彩澳游世界、增江画廊、城市碧道、城镇公园等一批文体休闲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城市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10里健身圈”格局进一步完善;区图书馆、少年宫、城市馆等文化公共场所落成,2021年,全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镇街分馆12个,藏书量达197.7万本,区级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文化馆镇街分馆13个。“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6.54万平方米,文体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城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我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格局,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投资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执笔:孙 淳

      审核:谢建文 郭金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