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2010年我市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2012-03-19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2010年,在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的积极影响下,我市更是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使我市的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繁荣稳定、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指标完成情况

        2010年,随着各级利民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物价持续上涨影响,各项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增长。

        2010年全市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5867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93%;其中,批发额1273692万元,增长63.86%,主要是增加了几个大的批发企业;零售额1313093万元,增长24.10%。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341626万元,增长58.57%;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45159万元,增长25.85%。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5354万元,增长28.8%,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22.15%。

        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刺激消费效果明显。各级尽最大可能减免税赋,惠民、富民力度持续加大,“家电下乡”、“汽(摩)下乡”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财政支出更多地投向社会保障,有效地刺激了消费市场发展,全市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510万元,增长29.0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844万元,增长27.95%。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旅游经济仍是促进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一大亮点。近几年来,我市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大城市推介力度,提升旅游业软硬件建设水平,依托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以乡村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每年旅游接待人数逐年攀升。全市形成了一江(增江),二道(凤凰城至白水寨、鹤之洲至湖心岛),三游(北部生态游、中部文化游、南部工业游),六大旅游核心区(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何仙姑景区、小楼人家景区、湖心岛景区、鹤之洲旅游区、莲塘春色旅游景区)的大旅游规划建设新格局,形成了增城的特色品牌。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36.61万人,增长29.13%,实现旅游收入增长31.75%。节庆假日的旅游人数更是高涨,如“五一”三天假期白水寨共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自驾游客近6万人次,占入园人数7成,短线游、低碳游是我市今年“五一”旅游热点,白水寨、增江画廊、增江两岸天然泳场等景区景点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1-10月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已逾千万。旅游景点的土特产品颇受欢迎,销售畅旺,旅游经济带来的人员的巨大流动给我市的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

        2.住宿餐饮业景气提升,增长率最高。2010年,CPI持续高位运行,食品价格成为CPI的上涨主因,餐饮业的成本上升,所以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绝对值有较大的增加,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住宿餐饮业不断调整经营结构,增加服务内容,大力发展大众化消费的家常菜馆、特色餐饮等,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多层次需求,节假日期间,在景区外的农家乐、大小餐馆每到吃饭时间都是爆满的。亚运会和残运会在广州举行,我市全力支持,特别对餐饮安全卫生进行了整顿,并与各餐饮单位负责人签订了餐饮消费卫生安全承诺书。广州美食节和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开幕式在我市举行,将餐饮和旅游推向了新高潮,增城生态美食园开园以来各方反映良好,据匡算,4万多名食客入园品尝美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健康消费正成为时尚,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向质量型转变,在吃的商品中有营养、无污染、质量高的绿色产品深受欢迎,餐饮业对这方面更加注重和首选。餐饮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餐饮业越做越大,规模效益不断释放,突出品牌、特色经营、服务创新,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2010年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261万元,增长49.30%,分别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增幅高20.5个百分点、25.2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增长。受经济发展、收入增长、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变更等多重因素影响,家电、汽车、金银珠宝等成为2010年持续旺销的品种。

        ——服装类和食品类商品的增长主要受零售价格带动影响较大,分别增长24.50%、39.8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穿的要求越来越高,吃的食品讲究营养、健康、安全;穿的商品中质地好、款式新、名牌、品牌商品颇受青睐,我市服装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经营的商品质量、品味都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改变了一些以往人们舍近求远去广州或东莞购物的现象。

        ——家电产品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需求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对家电的需求更新换代的多,追求数码和高档产品,据调查,液晶电视和空调机、烘干机比较畅销。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增长21.48%。

        ——虽然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对拥有汽车仍是许多人的“追求”,国家和各级地方相继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系列政策,汽车销售增长25.76%。

        ——金融珠宝在国际金价持续上涨的推动下,销售增长迅猛,增长43.15%。

        ——人们对体育运动越来越热衷和喜爱,使得体育运动用品类增长,增长10.15%。

        4.限上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观。法人限额以上企业(含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223万元,增长34.48%,其中,限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370297万元,增长37.91%。

        限上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观,在买方市场压力下,规模企业利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博弈地位,随着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运行,大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将日益显著。2010年,法人限上企业(含住宿和餐饮企业)营业盈余12175万元,增长70.59%,增加值67672万元,增长17.68%,主要是批发业企业增加值增幅大,增50.36%,我市的批发业企业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采取扩大销售规模、减少费用开支、开展多种经营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批发业企业的毛利率8.42%,比上年上升了0.68个百分点。

        5.个体户呈上升态势。2010年我市个体商户经营的商品质量有很大提高,特色型的商品居多,盲目跟风的现象减少,闲置、更换门面的铺位也减少。个体商户是消费品市场一大支柱力量,遍布城乡的个体经济每年呈上升的趋势。

     

    个体户2005年-2010年户数

    项  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批发和零售业个体户(户)

    18294

    20608

    26838

    27769

    32925

    33363

    住宿和餐饮业个体户(户)

    2541

    2961

    4146

    4259

    4984

    4609

        2010年,全市个体户(含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8757万元,增长30.08%,高于全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幅1.28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具有投资门槛低、回报率高、投资同期短、资本灵活等特点,个体户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经济和聚集效应。

            三、消费品市场的制约因素

        1.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市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尚未形成,制约消费市场的基本矛盾和深层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消费热点面临冲击,物价上涨过快、“畸高”房价等等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对未来的消费有所顾虑,消费预期不乐观。

        2.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我市的限额以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创新经营意识薄弱,经营的商品比较单一,没有特色,抗风险能力低,停业、关闭的企业有增多的迹象。

        3.通胀压力增大。2010年以来,通胀压力越来越突出,各类的价格指数纷纷上扬,“涨”声一片,许多业主看到处都是涨价现象,就很自然的把自己的商品也跟着提价,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检查力度。

     

                                                            执笔:姚夕云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