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十一五”时期增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述

    2011-12-09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十一五”以来,增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模式,以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和全国科学发展观示范市的目标,以打造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为抓手,以推进富民惠民工程为重点,大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主要发展成果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和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675.78亿元和39.88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6.53%和2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名逐年提升,从2005年的第19位前进到2009的第9位,综合实力稳居广东县域经济第一位。

    从“十一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看,全部指标提前实现或超额完成。2006-2010年,增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3%,高于12.5%的预期目标和“十五”期间14.02%的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9%和19.8%,比预期目标高出3.9个和9.8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3%,超过10%的目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87%和15.3%,远超8%和6%的预期目标。

    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1%、56.03%和33.87%调整为2010年的6.26%、60.71%和33.03%,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个4.68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8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共同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都市型农业稳步发展。增城市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规划,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了小楼“五好”现代农业观光长廊、荔新花卉苗圃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扩大了优质蔬菜、优质水果、名贵花卉、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增城荔枝、丝苗米、菜心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加大了发展农业企业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整合农业土地资源,使农业用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种养大户集中、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通过引导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向多功能、组团式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广汕公路为主轴,以中北部镇街为片区的都市农业产业带,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使农业结构向高质量、高产值、高效益方向发展。结合我市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契机,还大力发展了北部山区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农业,把农产品变成“好看、好吃、好玩、好销、好价”的“五好”旅游商品,促进了农民增收。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31.2%,年均增长5.58%。除粮食外,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0年,粮食产量15.79万吨,比2005年下降10.84%;蔬菜产量100.9万吨,水产品产量4.29万吨,肉类产量8.5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2.11%、19.83%和26.14%。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增城市立足本市资源,发挥交通便利和毗邻广州、东莞等城市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促进了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产业生产单位相继发展壮大。结构性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初具规模。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9.84亿元,增长17.5%。工业增加值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达45.71%,拉动GDP增长7.31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52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9.4%,高于“十一五” 预期目标5.4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0.9亿元,年均增长23%。大中型企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56.79亿元,年均增长28.7%。

    近年工业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取得重大进展。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64.34:35.66调整为2010年的52.45:47.55。增城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首个落户县级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总投资50亿元的北汽集团30万辆整车华南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广州江铜铜材40万吨铜杆线项目、广东科利亚农业联合收割机制造等一批骨干生产力项目先后落户,福耀玻璃、好日子摩托、博创机械、江河幕墙、贵冠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运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壮大了汽车、摩托车和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支柱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摩托车、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产值828.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72%。广汽本田增城工厂24万辆整车产能扩建项目、广汽本田研发基地培育,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成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产值达383.79亿元,以汽车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摩托车制造业和纺织服装制造业分别完成产值104.28亿元和340.5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96.9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32.68%。工业布局趋向合理,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以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增江街东区高科技工业基地等园区,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91.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3.2亿元。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中金数据华南数据中心、南方电网特高压国家工程实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先后落户,中新侨建新城、汇港商业城等一批新引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金融、电信、教育、文化等服务业长势良好。地方性金融稳定发展,新的金融机构逐渐进驻增城,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通过大力优化整合北部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了白水寨、湖心岛、小楼人家三大旅游核心景区,引进建设了金叶子酒店、锦绣香江温泉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和农家乐项目,生态旅游成为了新兴支柱产业。2010年实现接待游客1536.61万人次,旅游业营业收入33.16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0.6倍和6.52倍。商贸物流业不断升级,引进落户了人人乐华南物流配送中心、轻工现代物流中心、富港东汇商业城、盛唐世纪广场等一批优质项目。中高档房地产业保持持续热销态势,推进建设了碧桂园凤凰城、碧桂园豪园、翡翠绿洲花园、保利壹号公馆、锦绣御景国际花园等一批优质生活社区。

    (三)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6-2010年,增城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6.9亿元,是“十五”时期累计额的2.25倍;年均增长16.9%。其中,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4.54亿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0.9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21.39亿元。五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399.58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

    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交通、通讯供给能力大大提高。交通运输方面,形成了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网。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建设,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七横七纵”的对外交通主干道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北三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全面完成荔新公路改扩建工程、增正公路扩建工程、广汕公路荔城至中新段、白水寨大道、百花大道、荔城大道、增江大道、增江河西岸景观大道等亚运场馆周边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加紧推进广河高速公路、增从高速、广州北三环二期工程、广园东四期、107国道新塘段、新新公路、荔湖大道、新城大道、增城大道增江段、朱石公路、小正公路、增城大桥以及增城、新塘客运站等15项道路交通工程建设。2010公路通车里程2303公里(不含高速公路),比2005年增加1005公里。2010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8.58亿吨公里,比2005年增长9.94%;完成旅客周转量11.08亿人公里,比2005年增长45.79%。

    (四)对外贸易快速扩大,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十一五”时期,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规模仍不断扩大。2006-2010年,全市出口总额累计87.9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12倍,年均增长20.3%。与“十五”时期相比,增速略低1.7个百分点左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35.63%,比2005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出口主体结构变化显著,民营企业出口所占比重逐年攀升。2010年,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由32.4:67.6,调整到2010年的55.4:44.6。

    利用外资再创佳绩。2005-2010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8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16亿美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647户,投资总额58.22亿美元,注册资本40.65亿美元。

    近年,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民营增加值390.2亿元,占GDP比重57.7%,民营经济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53%,拉动经济增长6.37个百分点。2009年增城民营增加值占广州市(民营增加值3483.39亿元)的8.73%,占GDP比重比广州市(38.23%)高14.74个百分点。到2010年末,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6.81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5.81万人。民营企业成为增城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10年出口13.7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5.9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5.68%,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2.19%。民间投资日趋活跃。2006-2010年,民间投资累计315.2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154.5亿元。2010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1.17%。

    (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增城“十一五”期间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五年来共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的财政资金108.74亿元,年均增长24.45%,财政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2005年的64.3%增至2010年的73.28%,仅2010年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的民政、医疗、养老、住房、教育、就业等六大保障资金达5.2亿元,发放各类农业补贴资金2.13亿元,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累计7842万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五年来共投入50多亿元致力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撤并了188所“麻雀学校”,新建和扩建了新增城中学、市一中、市二中、清燕小学等一批优质学校51所,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增城籍学生12年免费义务教育,使我市学生享受免费教育的年限从9年增加到12年,形成了高中办在增城市区和新塘城区、初中办在镇区、小学办在中心村的教育格局,城乡教育获得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4.84提高到2010年的34.01%,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建成及启动建设了新图书馆、科技文化博物馆、歌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形成了以增城广场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中心区。大力建设了增城广场、挂绿广场、增城公园等44个文化广场,增城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基本实现了镇“六个一”和村“三个一”工程,拥有省特级文化站4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3个,282条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室、篮球场、文化广场、室内活动场所等文化阵地,实现了城乡文化共享。

    建立健全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投入1.2亿元建设了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并整体移交孙逸仙医院组建中山大学博济医院;投资1亿多元对石滩、中新等中心镇医院进行改造扩建;全市建立起市级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3.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9.6%,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6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

    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市镇村三级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实行订单式、定向式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累计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9万人,累计转移就业16.4万人,累计转移就业率达90.7%。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2%。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覆盖城乡,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29.5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21人,城镇老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562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54人;医疗保险77.33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2.5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14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7.68人;失业保险13.77人;工伤保险20.40人;生育保险4.37人。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7元,比2005年增加10553元,年均增长11.87%。在农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等措施,带动了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元,达10623元,比2005年增加5406元,年均增长15.3%,高于城镇居民3.4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2.79:1调整到2010年的2.31:1。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大幅攀升,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220.91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404.59亿元,年均增长12.87%。人均财富持续增加。2010年,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47元,人均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48165元, 分别比2005年增加3102元和20374元。

    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82.48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66.5亿元,年均增长18.31%。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城镇居民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37.72%,比2005年下降3.0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我市城镇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2005年的5辆提高到2010年的28.33辆。与此同时,人们用于住房、日用品、旅游、教育、医疗保健和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城镇居民用于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上的支出比2005年分别增长74.92%、65.45%、78.56%和83.19%;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上的支出增长93.39%和27.95%。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9.3和32.1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5.5和7.4平方米。

    (六)努力创建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城乡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

    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发展布局基本确立。区域发展实现了分区域的功能化和特色化,南部突出园区化、集约化发展工业,重点建设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增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配套园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南部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占全市的80%以上,成为带动全市发展的龙头。中部按照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标,积极谋划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推动新城市中心开发,大力建设富港东汇商业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鹤之洲景区、增江画廊、荔湖万亩湿地公园等城市生态公园,以及广场、图书馆、歌剧院、学校为核心的文化教育中心区,实现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北部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推动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率先建设了207公里城郊型生态绿道网,增城绿道游、生态游、观光游成为珠三角都市圈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实现了以生态产业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先后投入55亿元推动城乡交通体系建设,建设改造了荔新公路、广汕公路增城段、增派公路等8条141公里城市主干道路和66条107公里市政道路,配合推进了增莞、广河、增从等高速路以及穗莞深城际轨道、广州地铁13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内外交往的通达性。投入近10亿元,修建了1000多公里村级水泥路和960公里有线电视光缆,全面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广播有线电视、通电、通电话、通公共汽车等“六通”。突出家居城乡的发展格局,全面整合中心镇发展资源,大力完善新塘、石滩、中新等镇区市政道路、中心镇医院、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不断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率先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坚持用公园化的理念、标准、管理要求和文明特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三边”整治、“四原”保护,和“五园”变公园,全市建成了30多个生态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55.38%,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5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1.98平方米。率先规划建设城乡绿道网,建成了207公里的自行车休闲健身道、自驾车游绿色廊道和增江画廊水上绿道,构建起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

    坚持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之路,先后依法依

    规关停全部水泥厂、54家线路板厂、97家洗漂印染企业、97家粘土砖瓦陶企业和200多家采石采砂场,污染企业全面退出增城。

     、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增城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存在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升级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0年,增城市实现生产总值675.78亿元,但仅占全广州市GDP总量的6.37%,与广州先进区县和全国十强县等一些“标兵”相比,我市经济发展总体规模和发展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2009年在十三个全国前十强县(市)中,增城GDP(574.34亿元)居第十一位,远低于十强县市平均水平(997.03亿元),与昆山市(1750亿元)相比,仅是其32.82%。人均GDP为69193元,远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88834元,只有广州经济开发区(人均GDP43.1万元)的16.05%;与昆山市相比,仅相当于其人均GDP(135355元)的51.1%。各项主要指标在十强县市中排位均靠后。同时现有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仍较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二)第三产业发展步伐较慢

    近年来,增城的第三产业虽然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优化,但发展相对较慢。“十一五”时期,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5.93%,低于GDP增幅0.6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31.33%,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0.8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主要依赖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现代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括研发、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中介行业发展滞后。会计、审计、法律、价格评估、招标投标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缺少规模经营效应,社区服务业发展滞后。培育现代服务业增长点的要求十分迫切。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市场发展缓慢

    增城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环境的等方面明显偏弱。增城市内高水平的高校、科研机构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不足,科技创新服务组织规模和能力较弱,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不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安排的科技经费虽由2005年的2594万元增至2010年的6664万元,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只有1.54%,比2005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在近年有所上升,但投入强度显然不够,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2009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R&D(研究与发展)经费只有3.45亿元,不到广州市的2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高科技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仍较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13家企业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22,超过九成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0.46%。而且在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中,重引进、轻消化,重加工、轻品牌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十一五”期间,虽然增城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表明目前的经济创新能力和科技的产出水平亟待提升。

    三、对增城经济发展的建议

    为促进增城建设现代产业新区和生态宜居新城,全面加快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要力争在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

    1.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潜力

    建立以制度为保障,以市场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以政府、企业、民间投资为主体的资金供给链,保证科技的投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形成能力,促进循环经济有序开展。

    一是切实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在产业延伸、产品拓展中壮大十大支柱产业。加快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程度高的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全面提高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特别是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要发挥已有的竞争优势,增加投入,培育规模效益,做大做强。强化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低成本竞争为主转到综合实力竞争上来。要抓住科技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两个重点,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企业素质,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区域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大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乃至文化、品牌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增加值率。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形成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RFID物联网、汽车电子、数字家庭、无线城市等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研发等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密切关注资源支撑能力,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充分发挥价格、税收、金融、财政等各种综合配套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预防和全程监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引导企业研究、引进、消化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推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产品生态设计,对消耗高、污染重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加强对现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和整体规划,引导企业通过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创建循环型工业园区。把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坚决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探索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区域合作,联手周边地区,共同创建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着力建立合作基本框架和相关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和资源配置等优势,抢占低碳经济的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广州市重要的生态屏障、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带、特色鲜明的宜居城乡。

    2.增加工业投资,加大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目前增城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尚未彻底完成,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工业仍然是增城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增城的工业增速应保持高于其他产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水平,才能保证经济的较快发展。而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使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更好地确保增城经济发展优势。因此,“十二五”期间继续适当扩大工业投资规模以适应工业产业升级的需要。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要抓住全球汽车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重新洗牌和国家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并发挥自身和零配件集群化等方面优势,集中精力抓好汽车工业项目的招商,形成关联度大、配套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链条,编织更强大的“产业网”,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快北汽华南基地、广本发动机、广本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广本、北汽两个大型整车生产项目进行招商,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增城摩托车产业要在市场新一轮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要必须突出重点,激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再上规模、再上档次的步伐,开辟国内外高端市场或积极争取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集聚度。要抓好摩托车整车产能提升,引进一批新能源摩托车和具有自主品牌及核心技术的企业,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比例,打造全国知名的摩托车生产基地、检测中心、销售中心和新车研发展示中心。牛仔休闲服装产业要升级和发展。推动牛仔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彻底转变长期粗放的发展方式,即便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可能造成一定程度放缓,我们仍需坚定不移地做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增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中,要按照产业调整的规律构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的从低级走向高级。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产业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增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力度。要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和硬件设施体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环境基础。重点提升对先进制造业生产配套服务,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培育打造集工业设计、研发、展示、交易、采购、物流配送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散地。面向物质生产和居民消费,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降低交易成本和工业化成本,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各类中介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优先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养老、幼托、保健、物业管理等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要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协调,要正确处理好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积极扶持旅游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科教研发、文化创意、主题公园、国际会议和运动休闲产业。加快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全力创建白水寨国家4A级景区,进一步发挥自行车休闲、自驾车游、增江画廊等三大绿道的产业功能,实现旅游精品名牌建设与特色都市农业结合的新突破,推动旅游业成为增城的经济新快板。继续大力优化创业与生活环境,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适度扩大房地产业投资规模,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形成配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增城歌剧院、科技文化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建立文化产业自我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培育一批大型商贸零售企业。扶持发展一批交易量大、管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性批发市场。

    3.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提升与科研机构学研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发展高新园区功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管理、高科技人才、创新、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研发等软要素上面下功夫,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建设。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和产业联合体,努力形成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和区域创新网络。解决好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问题,广泛了解高科技产业项目和高科技企业投资意向,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到增城投资。加快制定鼓励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对注册地在本市、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给予补助上市成本、优先办理各项报批手续、减免有关规费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迅速做大做强。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实现从“增城制造”到“增城创造”,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执笔:谢建文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